当前位置:主页 > 古籍 >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顺口溜

  • 古籍
  • 2024-07-15 12:02
  • admin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顺口溜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顺口溜吧,顺口溜是指民间流行的一种汉语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顺口溜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顺口溜,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普通话顺口溜1

普通话,真奇妙,

心相印,话相通。

平翘音,要分清,

外乡人,别担心。

普通话,友谊桥,

全在你我嘴里边。

人人都说普通话,

四海一家语相连。

规范字,从小练,

志须定,心要静。

仔细看,认真写,

有节奏,求呼应。

用笔灵,讲造型,

意境深,明气韵。

既悦目,又赏心,

一笔一画皆生命。

普通话,规范字,

奔向社会喜多多。

牢记要领,持之以恒,

勤学苦练,与时俱进。

普通话顺口溜2

1.南腔北调陌路人,普通话亲一家人。

2.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3.社会就是一个家,人人都讲普通话。

4.普通话是校园语言。

5.严格规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6.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7.一句普通话,知心你我他;句句普通话,真情传万家。

8.普及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9.一字一句普通话,千言万语绘中华。

10.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礼貌同行。

11.推广普通话,沟通你我他。

12.人人都说普通话,个个都是顶呱呱;爱讲普通话,人人都夸他。

13.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4.规范社会用语用字,建立全国礼貌城市。

15.大家来说普通话,亲情关爱遍中华。

16.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17.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礼貌语,送一片真情。

18.普通话,承载文明,光彩中华。

19.同祖同根,同声同心,同讲普通话,同传中国情。

20.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中国人爱说普通话。

21.用普通话搭建你我之间最美丽的桥梁。

22.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23.异口同讲普通话,齐心共建现代化。

24.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25.全国普及普通话,世界刮目看中华。

26.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27.说普通话四海同音,写规范字九州一体。

28.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

29.用普通话构建一个语言家园:心,能够住得更近。

30.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31.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32. “普通话——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33.中华民族大团结,同心同德同语言。

34.家乡话亲切限家乡,普通话通用不普通。

35.说普通话,交四方友。

36.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

37.文明语融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贯通东西南北情。

38.落实一项措施,胜过十句口号。

39.规范是红线,触则伤;规范是底线,破则亡!

40.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语言。

41.当规范形成习惯,标准也就成为自然。

42.普通话,从我做起。

43.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44.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45.学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用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46.普通话,让社会更温馨,让生活更精彩。

47.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礼貌语,创文明社区。

48.人人都讲普通话,五湖四海胜一家。

49.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50.人人都说普通话,个个笑迎八方客。

51.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奏和谐音。

52.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融普通话。

53.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5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55.美丽青春、魅力语言。

56.努力构建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为公路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7.学好说好普通话,广结朋友走天下。

58.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

59.普及普通话,规范社会用字。

60.发扬国风,从说中国话起;说中国话,从普通话开始。

61.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礼貌语,做礼貌人。

6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63.学好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

64.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65.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66.大力普及普通话,共塑城市新形象。

67.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进社会用语用字规范化。

68.规于矩,范于行。

69.普通话是公共服务人员的第一职业语言。

70.树立公共服务行业新形象,人人都讲普通话。

71.人人学讲普通话,文明进步奔小康。

72.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73.发展是硬道理,规范是硬责任。

74.规范社会用语用字,维护国家主权统一。

75.人人学讲普通话,个个争当文明人。

76.便于沟通有办法,请您讲好普通话。

77.请讲普通话,讲清普通话。

78.规范会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更安全,它是轨道不是脚镣!

79.服务说好普通话,情暖顾客心欢畅。

80.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使用规范字,方便千万家。

推行

来源

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小李子水枪是什么梗?当影迷们还沉浸在小李子的倾世容颜时,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一组莱昂纳多戏水被狗仔的图,并调侃莱昂纳多才是狗仔的真爱。照片中,小李子半裸上身拿着水枪戏水,表情丰富,尽显自己老男孩的一面。还有网友调侃中年发福,不修边幅的小李子撞脸高晓松,爆笑网络,此梗走红。)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金启孮认为,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玛窦曾用罗马拼音记录了大量的当时的北京话,这些记录至今尚保存着。从利的记录中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当时的北京话是有大量入声字并且没有zh、ch、sh等翘舌音的语言。这说明了当时的北京话不是现在的北京话,也不是现在的普通话,因为无论北京话还是普通话都不具备这些特征。同时也说明了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历史都超不过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话是明朝的官话。

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后,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了史称老国音的国音系统,确定了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国音,具有入声。同期并制定了注音字母第一式。1913年,新建立的民国政府制定的'老国音虽以北京音为主,但为了兼顾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话的特征,如有入声等。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尖团音,平、上、去声调按照北京话,而部分韵母、入声音调按照南京话,成为一个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复合普语言。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牵合古今”为原则,包括保持入声特征,主要由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混合提取创造。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1919年9月编辑出版了《中华民国国音字典》。1920年,由于《国音字典》语音标准与北平语音标准产生的矛盾,爆发了“京国之争”。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英文科主任张士一发表《国语统一问题》,认为注音字母连同国音都要做根本的改造,不认同国音,主张以北平音为国音标准。1921年,中华国音留声机片及国语留声机片先后发行,确定了国音声调。中华国音留声机片由王璞在上海发音,平、上、去依北京声调,入声为北京读书音。国语留声机片是赵元任在美国发音,上海商务印书馆制作发行,平、上、去依北京声调,入声则为标准南京音。1932年5月,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并出版《国音常用字汇》,为确立国语的标准提供了范本,为现代汉语标准第一个系统——国语系统。1932年之后的国语广播,都采取了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各地的国语标准一致化。1949年以后的国语系统、普通话系统、华语系统,均源于这个时期的国语系统。

1920年“国语统一筹备会”临时大会

新中国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热河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1955年,确定现代标准汉语名称由国语改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写入宪法,制定标准后于1956年2月6日由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向全国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现代标准汉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称呼不同但内涵一致,均为现代标准汉语。2021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教语用〔2021〕4号),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要求。

滦平采音

特征

滦平“普通话之乡”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11](一些语词当地极少使用则在其它地方采音)。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进行了语音采集。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

史源

2016年10月23日《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这个小县城》报道:回答一个谜题,北京专家进村采集语音为什么选择滦平县?地理上并不属于中心的滦平,为什么人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600多年形成标准音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做出了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决策:迁都北京。固守长城,在长城外很大范围形成军事隔离区,实际上也是一片无人区,而滦平就处在这个无人区的最南边。

早在明朝,官方语言为南京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标准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永乐年间迁都北京,移入数十万人口,随之而来的南京官话又成为当时北京官话语音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滦平话,受北京官话影响很深,演变中也具备了自己的特点,比如直接、清晰、明确。也许这些恰好符合推广的标准吧。”从清末到民国,再经过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的北京官话最终成为新中国普通话的前身。

音系

语音特点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鼻音 、边音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韵,尖团合流,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坏(huài)”,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俄语“Встреч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

现代标准汉语的发音基本沿袭了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但各地标准略有差异。对汉语而言,单音节(单字)发音可分为声母、介音(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要素,而韵头、韵腹、韵尾又被合成称为“韵母”;超音节(词句)发音还存在连续变调等要素。直音和反切都是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至一九二六年,产生了由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制订的“国语罗马字”,曾由当时南京的大学院于一九二八年正式公布。接着,一九三一年产生了由瞿秋白、吴玉章等制订的“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是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两个方案,大大超越了它们之前的各种方案。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顺口溜】相关文章: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的作用01-13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怪味”普通话01-12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口号02-08

以推广普通话手抄报01-17

推广普通话的手抄报02-09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02-08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关于普通话的报道01-13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关于普通话的笑话02-08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的语音特点0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