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案 >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通用10篇)

  • 教案
  • 2024-10-12 10:00
  • admin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1

课前互动

师:你们知道我打哪儿来吗?

生:我来自彩云之南、春城昆明,那我的名字叫什么?

生:张昆燕

师:老师下面。

师:68页下面有一行小字,读书注意细节,真是好习惯。有人说,本文作者冯骥才有一只生花妙笔,你同意吗?那他这支妙笔妙在哪里?原因何在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交流。

师:你觉得这只妙笔妙在哪里?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活灵活现,就像珍珠鸟在我们面前一样

生:作者把珍珠鸟的淘气、珍珠鸟的胆小写了出来,最后,珍珠鸟终于信赖了我,停在我的肩上,他把自己的激动也写了出来,我觉得不像是在养鸟,而在和鸟交朋友。

生:作者把他和珍珠鸟的交往写得非常细致。

师:这篇文章把冰心奶奶打动了。她说:“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那这样写散文的秘诀何在呢?一起读读:

生:“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娇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

师:在课文中,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都浓缩成了一句话,就是……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其实美好的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鸟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想想生活中那些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用“信赖是……”的句式,写写你的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一点启示。

生:写话。(屏幕出示几幅温馨画面)

师:写完之后同桌可以互相看看,不要有错字,语病。

师:谁愿意和我们大家分享分享。

生: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师:在屏幕上打出学生的话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

生: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

生: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生: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师:同学们,我们真情的流露连在一起,多么像一首诗啊。

生(齐读)

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

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

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相信你,相信我,相信它,

信赖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是啊,信赖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信赖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下课。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2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珍珠鸟是一种胆子很大的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听出珍珠鸟的胆子吗?“我把它(指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听出来珍珠鸟的胆子其实并不大。它只有躲进幽深的丛林才会感到安全。

师:一定是幽深的丛林吗?

生: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也行吧。

师:课文中描述的是一丛繁茂的吊兰的垂蔓,就像幽深的丛林一样。

生:我也觉得珍珠鸟胆子小。一丛吊兰的垂蔓要蒙盖在鸟笼上,它才会感到安全。

生:我从主人对珍珠鸟这么小心的照料中也可以看出,珍珠鸟胆子小。只有胆子小的人才需要人的照顾。

师:这就会读书!读书就是要读出言外之意、体会到言中之情。这段话,既暗含了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也包含着作者对鸟的喜欢。现在我们再来朗读这段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读得也会更有滋味。

生:齐读。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看哪些词语表现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生快速朗读,师巡视)

【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胡老师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诵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师:同学们都读完啦,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生:第六段。

生:还有第四段。

生:还有第五段。

师:把你们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生读第六段)

师:你读得好,体会也深。

生:我觉得第四段比较能够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师:那好,你先读,然后说明你的理由。

生:(读后说)若珍珠鸟不爬怠拔摇钡幕埃“我”用手去摸它肯定会飞跑?

生:我觉得第五段比较能说明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若珍珠鸟不信赖“我”的话,珍珠鸟就会像它的父母那样蹲在笼子里。

师:你们感悟得都不错。哪些同学愿意齐读,请站起来齐读。(大约有1/3同学站起来齐读,师在大屏幕展示: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要求不出声,拿出笔,从不同角度圈点出来)不一会,师让一生将圈点后的课文放在大屏幕上展示:起先——渐渐地——然后——后来——

师:同学们说这是从哪一方面来写出的?

生: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

生:(我是从动作。这个角度)飞——落——蹦——俯——瞧——啄——趴。

师:噢,有一个相同的动作。为什么珍珠鸟敢这样?

生:是因为它完全对“我”放心。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生齐读)

师:为什么珍珠鸟会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生:开始有点害怕“我”。

师:请同学们齐读。(渐渐地……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现在怎么样了?

生:完全对“我”放心啦!

师:以上从时间、动作方面来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请问与心理有没有关系呢?小鸟首先是在什么地方活动的?

生:屋里。

师:小鸟由远及近活动,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我从图上看出的。

生: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杯子上——啄手指——

师:从以上完全可以看出,随着活动角度的转移,也可以体会到小家伙对“我”的信赖。看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体会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师在大屏幕展示:起先——渐渐地——后来——)

【评】引导学生从时间、动作和心理等不同角度来领会、感悟珍珠鸟逐步对“我”的信赖,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次“爱满人间”的教育。

师:这段写出了小家伙对“我”的信赖,请大家试背一下行吗?

生:行。(生试背,师有时引领)

师:你们读书,老师也想读。我读你们仔细看。

生:掉了一个“再三”。

师:珍珠鸟是对“我”感情深,还是对父母感情深?谁能用一个成语表示出来?

生:依依不舍。

生:情有独钟。

生:……

师在展示台展示书上的画面)谁能画出和书上不一样的画面?

生:小鸟在我手中睡觉。

生:小鸟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生:……

师: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师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就你们目前所知道的,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生:国与国之间……

生:猫与狗等动物之间……

生:人与益鸟、益兽之间……

生:人与人之间……

生:还有人与大自然之间……

【评】胡老师不仅注意语文的工具性,把感悟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十分注重挖掘语文的人文性,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

师:是的,除了鸟与人类之间相互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境界外,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发出心灵的呼唤吧:(师生齐声作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今天,同学们能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这一方面理解、感悟得比较深刻。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我建议咱们在课后可搞个分组比赛。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7

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

生:养。

师:养的什么鸟呀?

生:鹦鹉。

生:黄鹂鸟。

……

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

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

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7节,请7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

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

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这一段课文,跟刚才一样,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生:先是、然后、再、后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师: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师引读:起先……随后……)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把这一段记下来。

(评: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新大纲”特别强调背诵,强调语言的积累。)

师:文章5、6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呢?

生:我觉得第5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

师: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

生: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

生: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吗?

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生:我觉得“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得很香。

出示句子:

比较: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指名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生:“居然”。

(评:这个细节,使学生明白了读课文,要前后联系;也是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评: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气氛热烈。这个教育环节主要告诉我们: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惊人地发挥。)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怎样?

(指导看图。)

生:哎呀!珍珠鸟你对作者真是信任。

生: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

生: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评:这里教师又一次抓住课文的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师: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这个意思?

生:“不由自主”。

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什么呼唤?

出示: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

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把文章编成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点评】

这堂课主要体现了新大纲的几点思想:

1、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和,善于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为自觉行动。

2、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的交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有据可依,学得扎实,悟得深刻。

3、注意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中方法的指导是在事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是较高的。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8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课文预习过了吧,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珍珠鸟》;然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请注意,前面的同学讲过的句子,你最好不要重复。现在开始。

生:(阅读课文,找句子)

师:好,请同学来发言。我们这样好了,按照顺序把话筒一直往后传,好不好?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请说一说。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在第八段:“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我喜欢这一句,因为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鸟的可爱。

师:非常好,请坐。讲了这句话,并讲了喜欢这句话的缘由。好,后面一位同学。

生:嗯,我喜欢的句子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起初,我看这篇文章时,以为作者主要是在描写他和珍珠鸟的生活情况;但是我看到最后一句才明白,了解到了他主要的意图,他通过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显示出一个人生的道理——正因为这种信赖,才能创作出美好的境界。

师:非常好,人与鸟的关系中,引发出一个哲理。好,后面一位同学。

生:我喜欢倒数第三节中这句:“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觉得这句话把它在我肩头睡着的姿态,描写得非常可爱。

师:小鸟睡得非常安详。这里有一个字要注意,目字旁的读“眸”,眸子;还有一个是“眼睑”。(话筒继续往后传)第四位。

生:我选择是一句话是在第七自然段:“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太可爱了,恨不得捏它一下是吗?(示意)往后面。

生:我选的是第十三自然段:“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很好,请坐。好,最后一位同学。

生:“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句话,小鸟的很安详的姿态,被描写了出来,写得非常地好。

师:这位同学,你的声音非常地好,你可以把课文最后面,写得很美的三段,朗读一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可以吗?

生:可以。(朗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啊,非常好,请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那么小鸟是不是最初就敢在人肩上睡觉?好像不是噢,(示意)旁边那位同学,对,就是你。人和鸟之间的这种信赖好像是一个……似乎应该是一个……请你说出一个词语。它不会一开始就到“我”肩上去对吧,它最后才落到“我”肩上。这中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什么?需要一个……

生:时间。

师:时间。很好,请坐。(示意)旁边的同学。经历了哪些阶段,小鸟在落到“我”肩上之前,它在哪里活动?

生:它一开始在笼子周围飞动;然后就是慢慢地飞到书架上,渐渐扩大范围;最后飞到了我的身边。

师:哇,说得太好了,请坐。这里我们发现,鸟,它离人越来越近的时候;它离一样东西越来越远。来,旁边的男同学。它离什么东西越来越远?

生:恩,就是“不信任”。

师:哦,它离“不信任”越来越远!说得太好了,请坐。它离“不信任”越来越远,这是比较抽象的,有没有比较具体的东西?(示意)再往旁边。

生:笼子。

师:小鸟居住在哪里?

生:笼子。

师:请坐,非常好。小鸟离人越来越近的时候,它离笼子越来越远。想起一首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播放《囚鸟》片段):我是被你囚禁的鸟,早已忘了天有多高。如果离开你给我的小小城堡,不知还有谁能依xx?

师:再听一遍——我是被你囚禁的鸟,早已忘了天有多高。如果离开你给我的小小城堡,不知还有谁能依xx?

师:“笼子”问题,我是被囚禁的鸟。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笼子问题。

两个问题:第一,珍珠鸟的笼子,到底具有怎么样的特点?第二,小鸟是否真的离开了笼子?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

生:(一分钟阅读与思考)

师:好,开始吧,轮到谁了?轮到你了请你站起来吧。第一个问题,珍珠鸟的笼子具有什么特点?

生:嗯……据我了解,应该是……环境方面来说的话,有吊兰的衬托。还有,其中还有它的父母。

师:它的父母跟它在一起。

生:嗯。就是……好像……很安详。

师:很“安——”,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字。很“安——”?

生:很“安全”。

师:“安全”。“安详”是形容神态的。还有吗?没有了。请坐。这位同学讲出了两点意义。第一,笼子上有吊兰盖着;第二,它和父母在一起。所以感觉:住在笼子里面非常安全。(示意)来,话筒往前(传)。请你补充,有什么特点?

生:我认为这个笼子,就像它的家一样。所以……先开始,它跟人不是很亲近,然后它只是躲在笼子里面。

师:这位同学开头说了几个字,很有意思——“像家一样”,你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它离开了大自然,现在,只能在这个笼子里。

师:那你能不能把意思说得清楚点,珍珠鸟的家,在哪里?

生:(犹豫)大自然。

师:哦,“像家一样”,那么,也就是说,笼子只是一个……一个什么?

生:一个暂时的家。

师:“一个暂时的家”,……这一点(意见)和我们作者很像,作者说——“它们就像躲进了深幽的丛林一样”——用了一个“像”。我们这位同学也说了,“像家一样”。……关于这个笼子,还有话要讲吗?(示意)前面这位男同学。

生:这个笼子是用竹条编成的,而且这个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师:这个笼子的竹条之间是非常细密的吗?是不是编得很密,一条一条,一条紧挨着一条?

生:不是。

师: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师:所以它编得不是很密?好,请坐。(示意)前面那位女同学好像有话要说。其实后面文章中应该有线索。

生:我觉得后面那个鸟,能从笼子里伸出头来,那么,表示笼子的竹条编得不是很密。

师:非常好。小鸟不仅仅是伸出头来,它甚至……它怎么样?

生:它那个,能,从,笼子里伸出头来。

(众生笑)

生:(突然明白)哦,对,可以飞出去。

师:它整个儿都可以钻出来,是吧?

生:嗯。

师:好,请坐,非常好。这个笼子,那它的条与条之间的间隔,应该是挺大的,小鸟可以钻出来;大鸟可以出来吗?

生:(摇头)

师:那么这个间隔,应该在什么与什么之间。(示意)继续请你来讲。

生:我觉得是在小鸟能钻出来,而大鸟不能钻出来的之间。

师:哦……好,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小鸟是否真的离开了笼子?(示意)来,你来说。

生:我认为,它离开了大自然,来到这个笼子里。前面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所以“我”为它创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氛围,希望它能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后来它渐渐地离我们人近了。所以,我认为它离开了笼子。

师:你认为它离开了笼子,因为它离人越来越近了,是吧?好,请坐。(示意前面一位男生)你来谈谈你的看法,它有没有离开笼子?

生:我觉得它没有离开笼子。

师:为什么你这么说?

生:因为,因为毕竟它的父母,还在笼子里生活着。

师:哦——它是一个很孝顺的小鸟。(众生笑)你接着讲。

生:它出来是为了——活动,不是为了出来到外面生活。

师;活动好了以后……

生:还是会回到笼子里面。

师:关于这个它有没有离开笼子,还有没有同学想说话?还有吗?(一生举手)哦,那边有一位同学,把话筒递给那位同学。非常勇敢。

生:我认为它并没有真正地离开笼子。

师:怎么讲?

生:书上写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就飞回去”;还有一句,“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从这两句话来看,它并没有真正地离开笼子。它只是偶尔的时候钻出笼子来陪伴我,了解一下它自己身边、周围的环境。

师:非常好,找到书里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同学引用,正是上面的句子,“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请注意,这里一个形容词,用来修饰大鸟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生(众答):生气。

师:“生气“。大鸟“生气”地叫一声,大鸟为什么要生气?或者我们说,大鸟叫的是什么内容?我们请人扮演鸟爸爸和鸟妈妈,用我们人类的语言来阐释一下,大鸟叫的内容。(示意)鸟爸爸,请你来说一下,你叫的是什么内容?

生:我在说“孩子你快点回来,不要在外面游荡了……”

师:“我在外面很好啊,人类对我很好啊!”

生:“说不定人类很危险。”

师:“我没有觉得人类很危险啊,他,他对我很信赖。你怎么知道,你凭什么说人类很危险?”

生:“因为我,我就是被人类关在笼子里的呀!”

(众生大笑)(听众鼓掌)

师:请坐。这是鸟爸爸的发言。(示意)来,前面,鸟妈妈怎么说?也许这叫声是他xx的叫声。

女生:我想它,应该是……

师:不要用“它”。

女生:我会说“孩子,快点回来,外面很危险的!人类都是非常地凶狠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

(听众鼓掌)

师:好。刚才的两位同学,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大鸟的眼里看出来,人,是怎样一种动物?

生:(众答)危险。

师:危险的动物,可怕的动物,是吧。小鸟有没有感觉到?

生:(众答)没有。

师:小鸟毫无感觉。大鸟和小鸟,好像有点,有点区别噢。那么,能不能把问题再说得明确些,(示意)继续往前,为什么大鸟和小鸟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因为大鸟,它的生活经历要多一点。而小鸟刚出生,没有真正地接触过所有的人类。所以它们的观念会产生差异。

师:那么大鸟的生活经历里,包含了那些内容呢?

生:包含了可能是,受到……受到人类的……迫害。

师:迫害!人为什么要迫害鸟?

生:我们人类,被那些鸟视为比较可怕的动物。

师:哦,所以大鸟很怕人。小鸟不一样,小鸟生在哪里?小鸟生在什么地方?

生:(众答)笼子里。

师:它生在笼子里面。小鸟一睁开眼睛,看到两样东西——第一,看到妈妈;第二,看到笼子。它天生就在笼子里面。大鸟不是,所以大鸟和小鸟对人的态度不一样,所以小鸟敢停在人的肩上。

师:是不是所有的人对待鸟儿,都是和作者冯骥才一样的态度?可能会不一样。下面我们比较一下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和冯骥才《珍珠鸟》。继续探讨,第一,根据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中的分类,在笼中的鸟,可以分哪三类?珍珠鸟属于哪一类?第二,对于鸟儿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冯骥才和筱敏有什么不同?两个人的看法好像不一样。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划一下。

生:(比较阅读,思考1分35秒)19:20-20:56-22:50

师:好,我们这样吧,都是三个人一排,我们就三人小组,同一排三位同学,交换一下意见,探讨一下。

生(小组讨论2分钟)

师:笼中鸟分成哪三类?谁来说,举一下手好吗?好,请后面那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好吗,我把话筒给你(递话筒)。

生: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类。

师:嗯,哪三类?

生: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理想主义。

师:分为三个主义。你可以区别一下这三个主义吗?

生:“现实主义”就是《鸟儿中的理想主义》这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所描述的。这种鸟;它是会适应现在的环境。古典主义的话……

师:请等一下,你说它很会适应现在的环境,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个鸟被捕获以后呆在笼子里会怎么样?

生:它在笼子里就是,会接受主人给他的食物之类的。

师:哦,活下来了是吧?

生:嗯。

师:活得还不错噢。

生:嗯。

师:请继续讲。

生:“古典主义”的话,就是主人把它关进笼子之后,它就是想挣脱笼子的束缚,而且不接受主人给予它的食物,最后是死亡的。

师:还有一类呢?

生:“理想主义”的话,它就是在笼子里不断地练习飞行,一直认为它总有一天会飞出笼子,回到大自然当中去。

师:哇,说得太好了。请坐。(示意)同桌,那么,课文的珍珠鸟,在这三类里面,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理想主义,它是属于哪一类呢?

生: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我认为课文当中……(沉默)

师:好,请坐。信赖——不仅是现实主义,而且是温和的现实主义者。……

那我们来看,两篇文章的作者对于鸟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筱敏对于鸟是什么态度?(示意)后面那一位男同学。

生:含有敬意和感到惭愧。

师:为什么她会这样呢?她会对笼中鸟尊敬,还会感到惭愧?

生:因为她对鸟的一些遭遇感到十分地怜悯。

师:那么如果这个鸟是属于她的,你猜她会怎么做?

生:也许她会把它放回大自然。

师:……好,(示意)往前。冯骥才呢?看一下,上面的句子可能包含着他的情感。

生:(抬头看)看不清。

师:看不见?好,请坐。(示意)旁边的同学。

生:我认为冯骥才的话,他对鸟应该是报有信任的态度,他认为他自己的鸟不会是那种“古典主义”的,会自己去送死的。但是他对自己的鸟抱有的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师:这么多“主义”,说得我们都晕掉了哦。请坐。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好不好?“真好”,一二开始。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再读一遍好吗,刚才那一遍好像不是很有情感。一二开始。

生:(再次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递话筒给某生)我送你一对珍珠鸟,你作何感想?

生:就是,他心里头非常,有一种喜悦之情。这里的“真好”,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师:哇,太开心了,是吧?那么他在养这个小鸟期间,包括小鸟落在他的肩上,他的整个儿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生:他就是,他用自己的这种心,去培养人与鸟之间的这种信任。然后当鸟逐渐信任他,最后落在他肩膀上的时候,他感觉到那种回报,心情非常地……非常地开心,舒适。

师:他有没有对鸟有敬意,或者说感到惭愧?

生:没有。

师:好像一点也没有。小鸟在笼子里面,多可爱,毛茸茸的像个小球。让人欣赏,是吧?(示意)请坐。关于这一点还有补充吗?关于这两位作者的不同,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言的?

(一生举手)哦,后面那位同学。

生:我认为“真好”这两个字,还为全文立下了轻松、欢快的一种基调。

师:非常好,这篇文章是非常轻松欢快的。

生:嗯。

师:觉得很轻。而筱敏那篇文章则显得怎么样?

生:比较沉重。

师:非常好,请坐。整篇文章的风格就很轻松。欣赏这个小鸟。为什么会欣赏?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关在笼子里的鸟,两个人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

生(举手):我觉得那是两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第一个,冯骥才就是他喜欢培养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然后这个,筱敏她对在笼中继续扑翅的鸟有一种敬意,她的意思就是——坦然地面对现实,向命运妥协的这种鸟——她不喜欢这种鸟。然后,她就喜欢这种,敢于追求自己的命运,与命运作抗争,追求自然,对这种鸟非常有敬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表现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师:对鸟儿的态度,也就是对人生的态度,是吗?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一点,无论是筱敏文章中的鸟,还是冯骥才文章中的鸟,都是很小的鸟,对吧?很小,可以被我们关在笼子里面,可以被我们欣赏把玩,但是鸟儿真的都是那么温顺可爱的吗?可能不见得。

师: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希区柯克1963年拍摄的一个片子,叫作《群鸟》,一个悬念大师。在看的时候,不要忘记思考两个概念:第一,力量问题,谁更有力量。第二,笼子问题,在这个影片里面,有没有笼子?

(观看《群鸟》片段3分30秒)29:38-33:08

(看完后,十几秒沉默)

师:(递话筒给某生)谁更有力量?

生:我觉得是,鸟更有力量。

师:我们再次朗读《珍珠鸟》开头那句话,一二开始。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一定没有见过这景象——真可怕!

(众笑)

师:鸟儿会这么凶狠,鸟儿会这么有力量。(示意)好,后面一位同学,这里面有没有笼子?影片中有笼子吗?

生:没有。

师:好,没有笼子,请坐。呵呵,有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影片中是有笼子的。

师:在哪里?

生:当我们看到那个汽车、***亭和房子的时候,我忽然脑子里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鸟被放出来,人被关在笼子里了!

(众大笑,鼓掌。)

师:我们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探讨。

假设鸟儿接下来控制了整个地球,而我们成了珍稀动物,你被关在了笼子里面,你会怎么想?会不会想到课文里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有一只鸟,它心情很愉快,笔尖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笑)笼子里关着的,假设我们是“珍珠人”。(生笑)好,我请同学来谈一谈感受,你在笼子里面。你如何看待信赖?你如何看待美好?你追求怎么样的境界?

或者我们讨论一下好不好?同桌再商量一下,把你的思路再完善一下——你在笼子里面!

生:(讨论30秒)35:20-35:50

师:有谁没发过言?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来谈一谈。(示意)最后面那位同学,请你来说。

生:我认为如果人被关在笼子里的话……

师:不是“人被关在笼子里”,是“我被关在笼子里”。

生: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肯定会……我肯定会感觉没有自由。

师:哦,还有呢?

生:还有,不能和别人一起生活。

师:但是笼子还有爸爸妈妈呀。

(众笑)

生:(沉默)

师:好,请坐。(示意)这位女同学,请你来讲一讲。刚才那位同学说了,不仅是你,连你爸爸妈妈都在笼子里,这生活幸福吗?

生:不幸福。因为,毕竟在笼子里是有限制的。在大自然里的话,是无忧无虑的。

师:咦,但是那个笼子的竹条不的很粗吗?你又那么小,随时可以钻出去。

生:外面都是鸟,我还是会被捕。被捕回来,不在这个地方,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地方。

师:但是后面那个大鸟它对你很好啊。你可以跳到它肩上去。

(生呵呵)

师:它还会写文章。

(众大笑)

生:但是,毕竟那个(有些人)有些大鸟会来伤害我们。我们对他们并没有产生完全的信赖。

师:那么你认为怎么样的境界才是美好的境界呢,对你而言?对笼子中的你而言。

生:外面的大鸟可以放我们出去,然后让我们像它们自由自在一样地生活。

师:你不要把我关在笼子里面,你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吧,你不要来理我。请坐。(示意)前面那位同学,请你补充一下好吗?

生:我觉得,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不敢出去的。因为那个,我担心外面的那些鸟儿会来伤害我。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这一点。

师:哦,可能还是呆在笼子里面比较……

生:安全一点。

师:那索性呆在笼子里吧。不要出去,爸爸妈妈也是这么想,是吧?外面太危险,外面太危险。(示意)请坐。

师:我们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往下走,说得太好了,让人想起,文学史上几篇非常经典的东西。

师:一篇是著名的小说,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

这我知道。

在庞克拉茨监狱的这段松木地板上,我来回踱过不知多少次了……在人类走向进步的路上已经经历了几千座牢房呢?还要再经历几千座牢房呢?啊,聂鲁达的耶稣圣婴。“人类得救的道路茫茫。”但是人类已不再沉睡了,不再沉睡了。

走过去是七步,走回来也是七步……”

好,这是一个;第二个《象棋的故事》,这篇小说我强烈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看,茨威格的小说。里面写到一个天才,他被纳粹抓到牢里面去了,很无聊,很空虚,然后他得到了一本象棋棋谱,每天自己看。后来左手和右手下棋,就像周伯通一样,左右互搏。出来以后和一个象棋冠军下棋,但下着下着下着,这个被囚禁过的象棋天才,他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景象,茨威格进行了这样的描写:

谁也没有像我这样焦急不安。因为我注意到,他的步子尽管很急,可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就仿佛他在这个空荡荡的房间里每次都碰到一堵看不见的栏杆,迫使他转身往回走。

我汗毛直竖地发现,他这样走来走去不知不觉中划出了他从前囚室的大小:在他囚禁的那几个月里,他一定恰好也是这样……

他来回地走,但是空气中仿佛有一堵墙,走来走去,阻挡在那里。

这又是一个,再看——

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也叫《刺激1995》,非常精彩,是根据斯蒂芬?金的小说改变的。里面有个人物,叫老布,老布被关了一辈子,后来年纪大了,被放出去了;放出去以后,他就自杀了,他不想离开监狱。然后,监狱里面的朋友评价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起先你恨它,后来你习惯,到后来你不能没有它……”

看文中这句话,“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师:决不飞出去。刚才那位同学说,如果我是小鸟,我决不出去,外面太危险。决不飞出去。那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它到底飞不飞得出去?它飞出去会怎么样?想一想。

师:随便谈谈,这纯粹是你个人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飞不出去的。刚才上面那段话中,体现出还是笼子里面比外面要安全。再说,假如它飞出去的话,笼子里还有它的父母。它不会撇开父母,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的。

师:这还是一只孝顺的小鸟的想法,飞不出去的。有同学有别的观点吗?好,请你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首先就是它在这个笼子里面生活了很长时间。它逐渐对这个笼子产生一种依赖性。很强。然后就是它飞出去以后,它仍是受着束缚,它无法过自己想过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我觉得,即使它飞出去,它也不能得到生活,它时时地对这个笼子有一种……似乎已经产生了感情,有一种落地生根的情感。

师:好,实在说得太好了。那么我们再回到文中,刚才说的都是小鸟;那么,如果是大鸟。(示意)同桌,你来说。打开笼子,大鸟飞不飞得出去?

生:我觉得大鸟是飞得出去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根本就不会对笼子产生依赖性,还是想得到自由,并不像小鸟那样。

师:哦,大鸟和小鸟有这样大的区别。那么,我们再来想,假如这个小鸟我送给了你,“真好,我送你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示意)旁边那位同学。

生:我,我会把它养起来。

师:你把它养起来?为什么?

生:因为,我比较喜欢小动物!

(众笑)

师:小宠物,养起来,是吗?

生:对。我觉得,养在笼子里面,我每天可以看它,非常可爱的!

师:那你是和冯骥才一样,欣赏它,是吗?

生:嗯。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9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珍──珠──鸟。

师在大屏幕上展示:

这是一只( )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机灵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顽皮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大胆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惹人喜爱的珍珠鸟。

生:……。

(评析:首先胡老师借助第一课时教学,让学生感悟珍珠鸟的性格,为下面理解感悟课文奠定了基础。)

师:这些词都有“可爱”之意。

板书:

珍珠鸟喜爱“我”

大屏幕展示: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谁愿读一读?

(有三个同学分别有表情地朗读。)

师:谁能通过读课文反映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两个学生举手朗读后,师要求同学们将书本打开。)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看哪些词语表现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生快速朗读,师巡视。)

(评析: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胡老师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诵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师:同学们都读完啦,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生:第六段。

生:还有第四段。

生:还有第五段。

师:把你们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生读第六段。)

师:你读得好,体会也深。

生:我觉得第四段比较能够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师:那好,你先读,然后说明你的理由。

生:(读后说)

生:我觉得第五段比较能说明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若珍珠鸟不信赖“我”的话,珍珠鸟就会像它的父母那样蹲在笼子里。

师:你们感悟得都不错。哪些同学愿意齐读,请站起来齐读。

(大约有1/3同学站起来齐读。)

师在大屏幕展示:

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要求不出声,拿出笔,从不同角度圈点出来。

不一会,师让一生将圈点后的课文放在大屏幕上展示:起先──渐渐地──然后──后来──

师:同学们说这是从哪一方面来写出的?

生: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

生:(我是从动作。这个角度)飞──落──蹦──俯──瞧──啄──趴。

师:噢,有一个相同的动作。为什么珍珠鸟敢这样?

生:是因为它完全对“我”放心。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为什么珍珠鸟会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生:开始有点害怕“我”。

师:请同学们齐读。

(渐渐地……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现在怎么样了?

生:完全对“我”放心啦!

师:以上从时间、动作方面来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请问与心理有没有关系呢?小鸟首先是在什么地方活动的?

生:屋里。

师:小鸟由远及近活动,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我从图上看出的。

生: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杯子上──啄手指──

师:从以上完全可以看出,随着活动角度的转移,也可以体会到小家伙对“我”的信赖。看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体会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师在大屏幕展示:

起先──渐渐地──后来──

(评析:引导学生从时间、动作和心理等不同角度来领会、感悟珍珠鸟逐步对“我”的信赖,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次“爱满人间”的教育。)

师:这段写出了小家伙对“我”的信赖,请大家试背一下行吗?

生:行。

(生试背,师有时引领。)

师:你们读书,老师也想读。我读你们仔细看。

生:掉了一个“再三”。

师:珍珠鸟是对“我”感情深,还是对父母感情深?谁能用一个成语表示出来?

生:依依不舍。

生:情有独钟。

生:……

(师在展示台展示书上的画面。)

谁能画出和书上不一样的画面?

生:小鸟在我手中睡觉。

生:小鸟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生:……

师: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师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就你们目前所知道的`,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生:国与国之间……

生:猫与狗等动物之间……

生:人与益鸟、益兽之间……

生:人与人之间……

生:还有人与大自然之间……

(评析:胡老师不仅注意语文的工具性,把感悟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十分注重挖掘语文的人文性,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

师:是的,除了鸟与人类之间相互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境界外,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发出心灵的呼唤吧:(师生齐声作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今天,同学们能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这一方面理解、感悟得比较深刻。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我建议咱们在课后可搞个分组比赛。

(下课。)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10

一、词串朗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生:(齐读第一组)撞灯绳 俯下头 偏过脸 啄手指

师: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什么?

生:我联想到了小珍珠鸟淘气可爱的样子。

生:我联想到了小鸟像孩子一样顽皮、淘气,惹人喜爱。

生:(齐读第二组)扭动 挤开 钻进去

师:作者用这一连串的动词,描述什么?

生:描述了小珍珠鸟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回到鸟笼里的情景。

生:小鸟傍晚被它的爸爸妈妈叫回家了。

师:那么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生:(齐读第三组)竟然 居然

师:什么意思?

生:都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

师:对!但要注意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外程度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尤其是那些朴素的词语,在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特有的情趣,让人读来亲切舒适、意味深长。高岚老师很有心,选择了三组这样的词语,让学生专门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词中的意味,磨砺的是学生对词语的敏锐感。因为如果不作这样的专门朗读体会,这些原本极其寻常的词语,就会从眼前滑过去。语文教学正是需要让学生在看似寻常之处,驻足片刻,品咂出点特别的滋味来。如果可以教得透彻点的话,则须再进一步:所教的前两组词语,都是动词。而连续性的一组承接动词,就完整地描述了一个活动,且具有情境性。可见,一组承接关系的动词具有特别的表现力,这正是学生应该学习的语文知识。】

二、把握中心

师:读完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生: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信赖”怎么理解?

生:信赖就是“信任并依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信”就是信任,“赖”就是依赖。

师:真好!我们把词语中的两个字拆开理解后再组合,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那么信赖创造的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小鸟在主人的肩上睡着了。

生:主人深情地看着在自己肩上睡觉的小鸟,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师:这样的境界才是美好的!

【一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的,准确地把握了这个中心,所有的文字就有了“主心骨”,阅读时就能明了如此遣词用句的用意和妙处了。阅读散文,循此理,便可以把读个通透。否则,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困境。高岚老师深得散文教学的艺术,在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的中心句,理解核心词语“信赖”,联系插图感受“美好的境界”,自然让学生把握住了课文的要义。简简单单的教学环节,扎扎实实的阅读训练。】

三、品味言意

师:珍珠鸟是一种胆小怕人的鸟。这一只小鸟是怎么一步一步地信赖我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找出那个过渡句。

生:(自由朗读)

师:谁发现了过渡句?

生: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师:真好!那么,“渐渐地”前面和后面,作者是怎么连接的呢?

生:用了“起先”、“后来”,告诉我们珍珠鸟是逐渐信任我的。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了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关键词,就抓住了“信赖”的过程,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三个词语,把这段分三个层次来细细品味。谁来读读第一层?

生:(朗读第一层)

师:字面上的意思谁都看得到,而能看到字背后的意思,才算有阅读的本事!注意这个“只”字。

生:“只”就是仅仅,就。“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我体会到珍珠鸟开始活动范围小,胆子小。

生:这时的珍珠鸟是“怕我”的。

师:“只”字背后隐藏着“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小、胆子小、怕我”这些含义,能看出来真了不起!再看这三个“一会儿”,有什么发现?

生:活动地点变化很快,小鸟的胆子大起来了,开始淘气了,敢自由活动了。

生:小鸟一会怎么样一会怎么样,就是因为没有人吓唬它。

师:你还能从小鸟的活动中看到“人对鸟”的态度,看到这里的因果联系,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两层,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

生:(自由阅读)

师:谁愿意来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读第二句)我从“落到了我的小桌上”看出,它的活动地点又变了,离我更近了。

生:(读第三句)我从“先……然后……再……”这些表示顺序的词,看出了珍珠鸟离我越来越近。

师:是呀,这里还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呢!

生:(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因为现在它敢俯下身子喝作者的茶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还是很小心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师:它还有戒心!

生:我从珍珠鸟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珍珠鸟其实是在观察我的反应,在试探我。

师:此时的珍珠鸟还没有完全相信我,所以还是很谨慎、很小心地在试探我。谁来读读?读出珍珠鸟的调皮、可爱、乖巧。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师:再往下读,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从两个“啄”字感受到珍珠鸟的大胆子更大了,和作者有了亲密的接触。

生:我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的“啄”。

师:是呀,这个“啄”的动作同样表示亲切。

师:同学们,珍珠鸟从一开始的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后来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离我越来越近,让我们感受到了——

生:珍珠鸟由开始“怕我”到现在的“不怕我”,并且越来越信任“我”。

师:让我们拿起书好好读出珍珠鸟的这种变化。

生:(朗读第三层)

师:回顾一下这三层内容,作者是怎么写珍珠鸟逐步信任我的?

生:作者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出珍珠鸟活动范围的变化;同时抓住珍珠鸟的动作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它逐步信任我的过程。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阅读重点,需要潜心会意、诵读涵泳。高岚老师的教学有条不紊,层层推进:先是找出一个过渡句,据此抓住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起先……渐渐地……后来”,将一大段文字梳理出三个层次,可谓清清爽爽。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理出一根“线”来,然后才可以“顺藤摸瓜”,读出隐藏的深意来。其次,例举一个“只”字,启发学生从字面读到字背后的含义,进而点拨人与鸟的相互关系,可谓抽丝剥笋,让寻常的文字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和言中之情,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果然,在后续的交流中,学生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阅读进入了一种发现的境界。最后,用一个回顾作整段的总结,点明“信赖”的形成过程及表达方法,可谓既得意又得言。阅读教学往往会走偏一极,在言和意之间钟摆。其实,言意兼得,才是阅读教学的正道。】

师:真好!那它又是怎么依赖我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在表达“依赖”的词语上作阅读批注。

生:(自由阅读并批注)

师: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吧!

生:第五自然段中的“扭动”、“挤开”、“钻”,我觉得珍珠鸟很可爱。

生:我觉得珍珠鸟已经不愿意离开我了。

师:能说具体些吗?

生:我从“白天”、“再三”这两个词感受到珍珠鸟整天陪着“我”,到晚上也不愿离去。

生:我从“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看出珍珠鸟对我的依赖就像小孩依赖着自己的父母一样。

师:这里有个“居然”,你再和第四自然段中的“竟然”比比,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对珍珠鸟俯下头喝自己杯子里的水觉得意外,用了“竟然”,但我觉得鸟喝人的水还是有可能的。而现在,珍珠鸟居然在作者肩上睡着了,“鸟在人肩上睡觉”这是罕见的画面,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所以我觉得这里用“居然”表达作者意外的程度更深,也让我觉得珍珠鸟与作者的情感更深了!(掌声)

师:你的感受真丰富,你的表达太精彩!是呀,正是由了这样的信赖,就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境界(出示: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次关注一下作者和小鸟的动作、神态,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

生:作者正看着肩头睡熟的小鸟笑了。

师:这小家伙睡得多熟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生:温暖的巢。

生:妈妈的怀抱。

生:宝宝的摇篮。

师: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你会用那个词语?

生:温馨,因为这样的画面让我觉得温馨。

生:亲密无间,因为这样的画面让我想到了这个成语。

生:甜蜜的梦,我觉得珍珠鸟一定做着美梦呢!

师:是呀,这小家伙睡得这么熟,这么香,这么甜,那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他会梦到什么呢?

生:它梦到了白天自己和主人玩耍的快乐时光。

生:它梦到了主人抚摸它绒毛时的舒适。

生:它梦到了它陪着主人写作的情景。

师:带着这美好的感觉,在朗读声中让我们也走进这美好的境界。

生:(配乐感情朗读)

【这一环节的教学呈现了三个亮点:一是引导学生从全文感受人对鸟的关爱,找出那一处处不经意间的“人情”,从而对信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因为有了人对鸟的关爱,才有了鸟对人的信赖。这美好的境界,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真实写照,是作者理想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期待与祝愿。如此解读,便有了更加深厚的思想,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尾的那一个语句上了。二是高岚老师提了一个极好的问题“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温暖的巢”、“妈妈的怀抱”、“宝宝的摇篮”,多么富有诗意和想象的答案,这是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的理解,并用了他们自己的话语进行的表达,折射出了孩子的智慧。三是“居然”和“竟然”的比较,这是词串朗读时留下的一个悬念,在这里适时作了解答。因为有了对文本含义的理解,有了具体的语境,学生对两个含义相近的词语,作出了更为细腻而准确的辨别。这样的词语辨析,才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运用的技巧,而不仅仅成为一个概念。从这三个亮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学生的精彩,看到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隐在学生身后。】

四、表达感言

师:我相信同学们脑海中还有很多美丽、温馨的画面。原本胆小的鸟怎么会信赖我?

生:因为作者很爱这只珍珠鸟,一直呵护着它。

师:我不伤害鸟,鸟就信赖我。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作者对鸟的喜爱表现在哪里?

生:作者为它精心筑巢。

生:作者亲昵地称呼它“小家伙”。

生:作者爱抚地抚摸它的绒毛。

生:一开头就表达“真好!

师:是呀,没有作者的爱,哪来小鸟的信赖?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作者给了它真心的关爱,才有了它对作者的信赖。这一份信赖为我们创造出了这么美好的境界。此时此刻,关于“信赖”,你想说些什么?你心中有什么美好的愿望?请拿起你的笔写一写。

生:(即兴写作)

师: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信赖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生: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地前进。

生:信赖是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

生:信赖是心灵家园一道最美的风景。

生:我愿人类与动物永远能和谐相处。

生:我愿人与人之间也能相互关爱和信任。

师: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从珍珠鸟活动地点的变化感受到了它对我情感的变化,最终让我们在作者的书房里目睹了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这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奇迹。老师相信会如同学们所愿,不仅在作者的书房,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因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学生的即兴写话,表达的是阅读后的感受。从学生交流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生长。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祖国文化、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学生心灵的使命,奠定孩子一生的精神底色。所以,阅读文质兼美的散文,正是要在学生身上留下阅读的痕迹,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美好的印记。写,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这比说更有自我教育的力量。让学生把感言写下来,真好!】

这是一篇散文,一篇富有生活趣味的散文,宜用“感受性阅读”,即“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像作者那样想,像作者那样生活。如此,才能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切身体验到弥散在语言文字中的含义及情感,进而领会“关爱”与“信赖”的内在关联。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合宜才读得有滋有味。文学作品的情趣才会在感受中,潜移默化,浸润其中。

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已经被很多人研读过、执教过,像高岚老师这样来教小学生阅读《珍珠鸟》,很适合!也有教师从语言运用的视角,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在熟读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复述,即把文中的“鸟”作为第一人称“我”,把文中的“我”改作第三人称“他”,对文本第四、五、六段进行复述,从“鸟”的角色来体会“信赖”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设计很有新意,值得一试。至于还有的老师用批判性阅读方式教学生解构文本,从中读出“笼子”内外的哲学意义,显得很深刻,但似乎不太适合小学生。而有的老师揪住教材中课文的缺陷,让学生比较原文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以探讨一番。总而言之,一篇课文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学情,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切不可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需要。教学,为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自然而充分的生长,低水平重复不可取,揠苗助长也不可取。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04-22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珍珠鸟》04-06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3-11

《珍珠鸟》语文教学反思04-1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实录03-27

语文课文《珍珠鸟》教学设计03-01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通用17篇)11-26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珍珠鸟》7篇04-06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珍珠鸟》(7篇)04-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