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通用7篇)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篇1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
教学目标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学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感知不等式与方程的内在联系;
3、结合实际,创设活泼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不等关系,并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知识重点列不等式解决问题中如何建立不等式关系,并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复习巩固解下列不等式:
①5x+54<x-1 ②2(1一3x) 3x+20
③2(一3+x)< 3(x+2)
④ (x+5) 3(x-5)-6
先让学生板演、练习,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订正,指出解题中应注意的地方,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思考,既可巩固已学内容,又为下面的新课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55%.若到XX年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至少要增加多少天?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此题既承上启下,又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1、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2、用x表示XX年增加的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则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3、XX年共有多少天?与x有关的哪个式子的值应超过70%?这个式子表示什么?
4、怎样解不等式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做解题过程示范.
5、比较解这个不等式与解方程
的步骤,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只是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时,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或x a)的形式.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阵阵思考。
展示整个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
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即可渗透类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点.
巩固新知1、解下列不2、等式,3、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 (2)
2、.当x或y满足什么条件时,下列关系成立?
(1)2 (x+ 1)大于或等于1;
(2) 4x与7的和不小于6;
(3)y与1的差不大于2y与3的差;
(4)3y与7的和的 小于-2. 学会举一反三,巩固已学知识。
总结归纳师生共同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并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再次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概括整理,进一步体会模型化思想。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习题9.2习题9.2习题9.2习题9.2第5、6题
3、备选题.
(1)某校两名教师拟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了两家标价相同的旅游公司.经洽谈,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一名教师全额收费,其余师生按7. 5折收费;乙公司的优惠条件则是全体师生都按8折收费.
①当学生人数超过多少时,甲公司的价格比乙公司优惠?
②经核算,甲公司的优惠价比乙公司要便宜金,问参加旅游的学生有多少人?
(2)某单位要制作一批宣传资料.甲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20元,另收设计费3 000元;乙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30元,不收设计费.
①什么情况下,选择甲公司比较合算?
②什么情况下,选择乙公司比较合算?
③什么情况下,两公司收费相同?
(3)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两种业务:“全球通”月租费30元,每分钟通话费o.2元;“神州行”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4元(两种通话均指市内通话).如果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选择哪种通讯业务比较合算?
(4)某商场画夹每个定价20元,水彩每盒定价5元.为了促销,商场制定了两种优惠办法:一是买一个画夹送一盒水彩;一是画夹和水彩均按九折付款.章老师要买画夹4个,水彩若干盒(不少于4盒).问:哪种方法更优惠?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设置了丰富的实际情境,比如跷跷板游戏、爆破问题等,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
教学中要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式与方程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的模型.在教学中,类比已经学过的方程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甄别,从而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本课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生动探索”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篇59.2.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会用不等式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学习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学习过程]
一、春耕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 2x+1; (2)-4 x 3.
.二、夏耘:
例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
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后考虑它呢?
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
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后.
我们是否应分情况考虑?可以怎样分情况呢?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而不超过10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
三、秋收:
1.某校校长暑假将带领该校市级优秀学生乘旅行社的车去a市参加科技夏令营,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全票的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
(1)设学生数为x,甲旅行社收费为y甲,乙旅行社收费为y乙.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的收费(建立表达式);
(2)当学生数是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
(3) 就学生数x讨论哪家旅行社更优惠.
2.某商店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20元,茶杯每只5元,该商店有两种优惠办法:
(1)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
(2)按总价的92%付款.现有一顾客需购买4只茶壶,茶杯若干只(不少于4只).
请问:顾客买同样多的茶杯时,用哪一种优惠办法购买省钱?
3.某人的移动***(***)可选择两种收费办法中的一种,甲种收费办法是,先交月租费50元,每通一次***再收费0.40元;乙种收费办法是,不交月租费,每通一次***收费0.60元.问每月通话次数在什么范围内选择甲种收费办法合适?在什么范围内时选择乙种收费办法合适?
四、冬藏(补充练习):
1.有一批货物,如月初售出,可获利1000元,并可将本利之和再去投资,到月末获1.5%的利息;如月末售出这批货,可获利1200元,但要付50元保管费.问这批货在月初还是月末售出好.
2.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限制单位用水,每月只给某单位计划内用水3000吨,计划内用水每吨收费0.5元,超计划用水超出部分每吨收费0.8元.如果单位自建水泵房抽水,每月需交500元管理费,另外每月一吨水再交0.28元,已知每抽一吨水需成本0.07元.问该单位是用自来水公司的水合算,还是自建水泵房抽水合算.
3.错题回顾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篇6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今后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奠定基础,具有在代数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继续经历把生活中的数和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的体验过程,体会不等式和方程一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3)在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估算意识,体会算式结果所对应的实际意义,渗透建立数学模型,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对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容易出现的认知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哪类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加以解决。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哪些以lia开头的四字成语?没有lia字开头的成语,QQ接龙红包“一个顶俩”难倒了不少网友,根据成语词典提示,成语中含有俩(lia)的成语有:鬼蜮伎俩、鬼魅伎俩、有三有俩、鬼蜮技俩、一个顶俩。可是,按照规定,必须是俩(lia)开头的成语才可以。但是并没有俩(lia)开头的成语,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成语接龙呢。)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决策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符号化,并根据解集和结合实际情况分类讨论得出合理结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解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3、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在解决困难时,与其他同学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主要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数和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的具体建模过程,体会不等式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的价值。
2、教学手段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投影、计算机辅助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通过两个实际问题逐步深入;最后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具体过程如下:
1、课题引入:
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将相等关系用数学符号抽象后所得到的 方程 确实是一种有效数学工具,它能让我们的思维过程更加准确和简明!
但是,生活中除了相等的数量关系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也已经基本了解了不等式的性质和简单不等式的解法。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些带有选择 决策 意义的实际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是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实际情景1:在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选定营养餐的过程中选中了有两家公司.
这两家公司某种适合初一学生的营养餐的报价均是是6.5元/份,营养含量和服务承诺也均相同,且都表示对学生优惠:甲公司表示每份按报价的90%收费,乙公司表示购买100份以上的部分按报价的80%收费.
结 合新课标对本小节的要求: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选择的是从数量关系上与教材例题类似的收费问题,并且真实数值与所在年级事情相一致,比书上的例题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特别的,通常此类题目是不给出具体单价的,因为并不影响最后结论,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数学抽象 仍以识别数量的具体含义为主,所以我在此处添加了单价,并增设了问题一,用以降低抽象思维的梯度,为后续的设未知数的 代数化抽象 作适当的铺垫。
问题(1)请你判断,我们年级580人用餐,应该选择哪家公司能让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呢?
预案 一: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认清 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 所对应的数量意义,将之转化为 付给公司的总金额少 。在此处不排除学生因生活经历的缺乏,而对题目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抽象能力弱。应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感受,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交流,扩大参与思考的广度,获得基本抽象思维的生长点。
预案二:在进行甲乙公司所需费用的计算时,会有分部计算和综合计算两种计算形式,对于那些列综合算式的同学,教师应多给予展示机会,从而帮助其他同学整理思路,理解算式的实际含义;为后续的字母抽象做好铺垫。具体计算学生可以合理使用计算器提高课堂速度。
预案三:学生还有可能不通过计算,直接猜测甲公司合算或者乙公司合算,对于这种有可能产生的声音,教师应从估算的角度加以引导。引导学生体会在580人的前提下,超过100人部分(480人)的甲公司是九折乙公司是八折, 10%的差距,;100人以内(少于100人)甲公司九折,乙公司不打折10%的差距,480的10%明显大于100的10%,所以选乙合算,并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估算的准确性。
列式:
选甲公司所需费用: (元)
选乙公司所需费用: (元)
结论:580人时选择乙公司能让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
问题(2)你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在不知道具体人数的前提下制定一套方案,当其他学校的初一年级也想在这两家公司之间进行选择时,不用重复第一题的计算过程,只要知道人数就马上能根据你方案的结论作出决策呢?
结合以前的训练,学生很容易想到要通过设未知数的方法进行符号表达,将非常关键而题目中并未给出的学生人数设为未知数。由于本题的具体分析过程仍然是由学生分析讨论完成,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预案一:一部分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会根据实际意义直接列出综合算式:或
此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在化简不等式的过程中单价并未影响结果(利用不等式性质二将其作为公倍数约去),即:题目中没有具体的单价也不会影响本题的决策。
还可以结合小学单位一的思想化简不等式,引导学生体会并不是题目中出现的所有数量都会影响不等关系,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关于数量关系的深层次思考。
预案 二: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生活经验少的关系,综合思考能力弱,无法快速的理清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思考受阻,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在第一题的算式意义的提示下,如何分别列出表达甲乙公司所需总费用的过程量代数式。然后在通过将之用不等号连接的方式,来表达两笔费用的大小,降低因综合性所引起的思维梯度, 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分步建模 的思维的条理性。
具体过程如下:(略)
问题(1)如果你是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请你设计该企业在购买设备时两种型号有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案;
问题(2)若按固定产量预算企业每月产生的污水量约为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哪种购买方案?
实际情景2的选择除涉及 角色扮演 和 环保 等人文因素的考虑以外,在在结合本节的教学目标上还有如下考虑,
1、 本题取材于真实的实际生活问题,情景中的符号和数量关系较多,不等关系在文字语言的叙述中显得比第一题更加隐蔽,需要学生更深化的思考才能列出算式,是在第一个情景的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
2、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图表表示的数字信息比文字表达更便于观察和有序思考,感受 有序表达 在实际中的价值。
3、 结合本题每一个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学生必须要从表格中分析筛选相关的有用数据,(例如:在第一问设计方案时未用到 处理污水量 和 年消耗费 ,在第二问中未用到 价格 和 年消耗费 )这种分析和筛选的思考经历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数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结合以前的训练,在思考问题(1)学生很容易想到要通过设A型或B型设备的
台数为未知数的方法顺利的进入用符号表达实际含义阶段
例如:(1)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型 台,则B型(10 )台,由题意知:
12 +10(10 ) 105
在此处,将 限额为105万元 转化为 105 是学生要突破的第一关,教师应在次处多展示同学的对 限额为105万元 语言解释,尽可能多的在具有不同经历基础的同学心中将这个抽象过程生活化、自然化。
12 +10(10 ) 105
解之得 2.5
因为在实际情景中往往要根据未知数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为未知数的加一个取值范围的限定,而这个隐含的限制条件往往是学生中所不容易考虑到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这一问题,
例如:本题中的 是设备的台数,应用非负整数的限制,所以 可取0、1、2,因此有三种购买方案:
①购A型0台,B型10台;
②购A型1台,B型9台;
③购A型2台,B型8台。
此处细节性的思考经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建模过程中更全面的考虑数值的实际意义,促进抽象符号与具体意义在头脑中的融合。
特别的,此处的 0 是学生最容易忽视和丢掉的,教师在此处应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当 时,往往是企业最可能选的方案,因为不同的设备涉及到不同的维护问题,单一品种的设备往往更便于管理,这种思考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其结合实际作更全面的思考。
问题(2)的思维梯度较前几个问题进一步加大,学生必须理解 节约资金 这个目的的达成 一定是在 完成任务 的前提下的,要先通过对(1)中所得的三套方案是否能完成任务加以讨论和验证,然后再涉及计算哪个方案费用更低的问题
在验证三套方案的可行性时,收思维方式的局限,学生往往会选择逐一列举计算的讨论方式,并且由于数量少,很容易得出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满足(1)的方案不是三种,而是三十种呢?三百种呢?除了逐一讨论以外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帮助我们迅速缩小范围呢?引导学生将所买设备能否完成任务量转化为如下不等关系:
(2)同(1)所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型 台,则B型(10 )台,
240 +200(10 ) 2040;
解之得 1
所以在三种取值中确定 的值为1或2
当 =1时,购买资金为:121+109=102(万元)
当 =2时,购买资金为:122+108=104(万元)
因此为了节约资金,应选购A型1台,B型9台。
此处的分析和引导有助于学生体会不等式在有效缩小讨论范围时的实际价值。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不等式和方程一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有了进一部的认识,并感受到不等式确实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明确的帮助有效数学工具。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本阶段通过学习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技能、方法,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篇7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今后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奠定基础,具有在代数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继续经历把生活中的数和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的体验过程,体会不等式和方程一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3)在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估算意识,体会算式结果所对应的实际意义,渗透建立数学模型,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对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容易出现的认知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哪类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加以解决。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决策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符号化,并根据解集和结合实际情况分类讨论得出合理结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解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3、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在解决困难时,与其他同学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主要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数和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的具体建模过程,体会不等式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的价值。
2、教学手段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投影、计算机辅助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通过两个实际问题逐步深入;最后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具体过程如下:
1、课题引入:
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将相等关系用数学符号抽象后所得到的 方程 确实是一种有效数学工具,它能让我们的思维过程更加准确和简明!
但是,生活中除了相等的数量关系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也已经基本了解了不等式的性质和简单不等式的解法。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些带有选择 决策 意义的实际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是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实际情景1:在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选定营养餐的过程中选中了有两家公司.
这两家公司某种适合初一学生的营养餐的报价均是是6.5元/份,营养含量和服务承诺也均相同,且都表示对学生优惠:甲公司表示每份按报价的90%收费,乙公司表示购买100份以上的部分按报价的80%收费.
结 合新课标对本小节的要求: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选择的是从数量关系上与教材例题类似的收费问题,并且真实数值与所在年级事情相一致,比书上的例题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特别的,通常此类题目是不给出具体单价的,因为并不影响最后结论,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数学抽象 仍以识别数量的具体含义为主,所以我在此处添加了单价,并增设了问题一,用以降低抽象思维的梯度,为后续的设未知数的 代数化抽象 作适当的铺垫。
问题(1)请你判断,我们年级580人用餐,应该选择哪家公司能让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呢?
预案 一: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认清 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 所对应的数量意义,将之转化为 付给公司的总金额少 。在此处不排除学生因生活经历的缺乏,而对题目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抽象能力弱。应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感受,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交流,扩大参与思考的广度,获得基本抽象思维的生长点。
预案二:在进行甲乙公司所需费用的计算时,会有分部计算和综合计算两种计算形式,对于那些列综合算式的同学,教师应多给予展示机会,从而帮助其他同学整理思路,理解算式的实际含义;为后续的字母抽象做好铺垫。具体计算学生可以合理使用计算器提高课堂速度。
预案三:学生还有可能不通过计算,直接猜测甲公司合算或者乙公司合算,对于这种有可能产生的声音,教师应从估算的角度加以引导。引导学生体会在580人的前提下,超过100人部分(480人)的甲公司是九折乙公司是八折, 10%的差距,;100人以内(少于100人)甲公司九折,乙公司不打折10%的差距,480的10%明显大于100的10%,所以选乙合算,并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估算的准确性。
列式:
选甲公司所需费用: (元)
选乙公司所需费用: (元)
结论:580人时选择乙公司能让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
问题(2)你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在不知道具体人数的前提下制定一套方案,当其他学校的初一年级也想在这两家公司之间进行选择时,不用重复第一题的计算过程,只要知道人数就马上能根据你方案的结论作出决策呢?
结合以前的训练,学生很容易想到要通过设未知数的方法进行符号表达,将非常关键而题目中并未给出的学生人数设为未知数。由于本题的具体分析过程仍然是由学生分析讨论完成,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预案一:一部分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会根据实际意义直接列出综合算式:或
此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在化简不等式的过程中单价并未影响结果(利用不等式性质二将其作为公倍数约去),即:题目中没有具体的单价也不会影响本题的决策。
还可以结合小学单位一的思想化简不等式,引导学生体会并不是题目中出现的所有数量都会影响不等关系,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关于数量关系的深层次思考。
预案 二: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生活经验少的关系,综合思考能力弱,无法快速的理清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思考受阻,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在第一题的算式意义的提示下,如何分别列出表达甲乙公司所需总费用的过程量代数式。然后在通过将之用不等号连接的方式,来表达两笔费用的大小,降低因综合性所引起的思维梯度, 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分步建模 的思维的条理性。
具体过程如下:(略)
问题(1)如果你是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请你设计该企业在购买设备时两种型号有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案;
问题(2)若按固定产量预算企业每月产生的污水量约为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哪种购买方案?
实际情景2的选择除涉及 角色扮演 和 环保 等人文因素的考虑以外,在在结合本节的教学目标上还有如下考虑,
1、 本题取材于真实的实际生活问题,情景中的符号和数量关系较多,不等关系在文字语言的叙述中显得比第一题更加隐蔽,需要学生更深化的思考才能列出算式,是在第一个情景的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
2、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图表表示的数字信息比文字表达更便于观察和有序思考,感受 有序表达 在实际中的价值。
3、 结合本题每一个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学生必须要从表格中分析筛选相关的有用数据,(例如:在第一问设计方案时未用到 处理污水量 和 年消耗费 ,在第二问中未用到 价格 和 年消耗费 )这种分析和筛选的思考经历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数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结合以前的训练,在思考问题(1)学生很容易想到要通过设a型或b型设备的
台数为未知数的方法顺利的进入用符号表达实际含义阶段
例如:(1)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型 台,则b型(10 )台,由题意知:
12 +10(10 ) 105
在此处,将 限额为105万元 转化为 105 是学生要突破的第一关,教师应在次处多展示同学的对 限额为105万元 语言解释,尽可能多的在具有不同经历基础的同学心中将这个抽象过程生活化、自然化。
12 +10(10 ) 105
解之得 2.5
因为在实际情景中往往要根据未知数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为未知数的加一个取值范围的限定,而这个隐含的限制条件往往是学生中所不容易考虑到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这一问题,
例如:本题中的 是设备的台数,应用非负整数的限制,所以 可取0、1、2,因此有三种购买方案:
①购a型0台,b型10台;
②购a型1台,b型9台;
③购a型2台,b型8台。
此处细节性的思考经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建模过程中更全面的考虑数值的实际意义,促进抽象符号与具体意义在头脑中的融合。
特别的,此处的 0 是学生最容易忽视和丢掉的,教师在此处应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当 时,往往是企业最可能选的方案,因为不同的设备涉及到不同的维护问题,单一品种的设备往往更便于管理,这种思考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其结合实际作更全面的思考。
问题(2)的思维梯度较前几个问题进一步加大,学生必须理解 节约资金 这个目的的达成 一定是在 完成任务 的前提下的,要先通过对(1)中所得的三套方案是否能完成任务加以讨论和验证,然后再涉及计算哪个方案费用更低的问题
在验证三套方案的可行性时,收思维方式的局限,学生往往会选择逐一列举计算的讨论方式,并且由于数量少,很容易得出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满足(1)的方案不是三种,而是三十种呢?三百种呢?除了逐一讨论以外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帮助我们迅速缩小范围呢?引导学生将所买设备能否完成任务量转化为如下不等关系:
(2)同(1)所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型 台,则b型(10 )台,
240 +200(10 ) 2040;
解之得 1
所以在三种取值中确定 的值为1或2
当 =1时,购买资金为:121+109=102(万元)
当 =2时,购买资金为:122+108=104(万元)
因此为了节约资金,应选购a型1台,b型9台。
此处的分析和引导有助于学生体会不等式在有效缩小讨论范围时的实际价值。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不等式和方程一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有了进一部的认识,并感受到不等式确实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明确的帮助有效数学工具。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本阶段通过学习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技能、方法,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推荐阅读: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二)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通用3篇)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②(通用2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不等式教案不等式说课稿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导学案9.2.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学习目标]1.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会用不等式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学习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篇一本章学习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和一元一次方程相似,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都有较大的作用。...
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②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掌握在指定数集内解一元一次不等式;3、 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简单运用。教学过程:一、 复习练习:1、 提问: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在讲完不等式的性质后,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安排三个课时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的设想是:第一课时:在简单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其中的区别与联系(即类比思想),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2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45分钟。通过学生自我训练、小组互帮和教师释疑,成功地解决了在新授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遗留问题,达到了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尽管培养学生...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本章的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际问题中的列不等式求解。 1、教学“不等式组的解集”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解出解集,这是最...
数学教案-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2.学生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用数轴表示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第三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2.学生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用数轴表示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初二数学精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一、全章教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高寺中学 罗勇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七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