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

  • 教案
  • 2024-07-23 11:08
  • admin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平时学过的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认识、辨认各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一、借助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七巧板,讲解,这叫做七巧板。

2、5号图是什么形?————号图是三角形。

3、3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4、说说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5、这些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二、拼一拼

1、剪下附业页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导学生进行拼图。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还能有不同的拼法吗?

三、练一练

1、拼出书中图形,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

2、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还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四、小结

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和练习一的“做一做”中的'“做一做”中的“做一做”中的))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一填

⑴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8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几份?

2、练习十六主题图。

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子。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上的统计表。

3.“想想做做”)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动手连)

4、全班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尽可能以学生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题材,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有趣,而且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总结,下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人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乘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或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均分。

1、把8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份。

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

2、把12个○,每4个一份,分成了()份。

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二、教学例题。

1、谈话:假期里小朋友们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你瞧,今天他们又组织了爬山。

(1)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6个小朋友)他们打算干什么?(要乘缆车)

(2)出示图下的文字,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你打算怎么办?(同桌交流)

如果学生能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坐3辆车的?

引导学生联系平均分的含义想到:因为6可以分成3个2,所以要坐3辆车。并由此要求学生用6根小棒代替6个小朋友,按每2根一份,动手分一分,看结果是不是分成了3份。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提示:你能用6根小棒代替6个小朋友,按每2个一份,动手分一分吗?学生操作后,进一步提问:6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几份?那么,每辆车坐2人,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

2、教学除法及除号。

指出: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上面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那么怎样写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6÷2=3

除号

介绍除号以及写法,说明算式的读法。

带领学生练习写除号,指名学生读算式。

提问:这里的6、2、3各表示什么?你来说,你再来说,谁能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三、教学试一试

a)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读一读图下的文字,提问:你能填上答案,并把除法算式写完整。

b)学生完成后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可以分给4只小熊的?12÷3=4这道算式里的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结:我们把6个小朋友按2个一份平均分,成了几份?把12个苹果按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成了几份?看来,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四、教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要求学生想办法填写出答案。

2、学生填出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每人分得2枝的?你能用6根小棒代替6支铅笔并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吗?

学生操作后,追问: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根?这个结果说明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应该分得几支?

3、指出:上面的问题也可以用出除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写写。

根据学生口述板书:6÷3=2。

说明:在“6÷3=2”中,6叫做被除数,3叫除数,2叫商。(板书)

同桌互相说说,教师再指着其他几个算式让学生来认一认。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你再来说?

4、教学试一试

(1)提问:你能把除法算式写完整吗?

(2)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每组有4人的?在这里“8÷2=4”,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结:我们把6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枝?8个小朋友平均分成几组,每组是几人?看来,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五、教学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到“需要5人才能搬完”,指名说说除法算式的意思。

2、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并重点说说为什么是“每筐放3个”。同桌互相说说算式的含义。

3、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这两道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表示的意思相同吗?除数呢?各表示什么意思?商呢?

(3)讲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还是平均分成指定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4、想想做做4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5、补充:

(1)回到复习题,学生列除法算式。

(2)被除数是16,除数是4,商是4。

(3)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

(4)思考:一条马路15米,在一边种树,每3米种一棵树,最多种(树。

六、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5

教学三维目标: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具: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对口令。

三七()()十二五七()

2、抢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3×7 4×6 7×7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

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

0 8 16它是怎样跳的?自己填一填,说出填法。

二、自主探究:

1、根据小狗连跳的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编出口诀吗?想一想,把你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汇报所编口诀,自由提问。

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2、快速记8的乘法口诀。

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开火车背,正着背,倒着背。

完成书上80页的填空。

三、拓展应用:

1、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 )条腿,三只螃蟹( )条腿,四只螃蟹( )条腿,五只螃蟹( )条腿,六只螃蟹( )条腿,七只螃蟹( )条腿,八只螃蟹( )条腿。

2、口算比赛。

1×8 2×8 6×8 7×8 3×8

4×8 5×8 8×8

3、每盒8个茶杯,有4盒,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4、( )×4=32 8×( )=56

( )×( )=24

5、开放题:出示183页图。提出问题:

(1)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这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70是7个十组成的,46是4个十加6个1组成的。

(2)做课本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七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课件。(数纽扣)

大家数一数黄色的纽扣有多少粒,红色的纽扣有多少粒。绿色的纽扣有多少粒。

大家知道怎么写这些数吗?我们先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些数,再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两人一组,互相说数字,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生活当中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哪里有我们今天学习的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10-07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2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10-23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0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0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7

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07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培训提纲10-07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总复习10-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