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案 >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16篇)

  • 教案
  • 2024-04-29 21:45
  • admin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4、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积累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创设意境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

1、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诗人、作家、科学家,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

2、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他是——

(课件李白图出现)

3、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

1、生自由练读,读准题目中的生字,特别“孟”和“陵”的后鼻音读法。

2、 题目共有十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试着读一读吧。

3、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

4、有感情的读题,师简介:

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 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年龄差距不是问题,一样的酷爱自由,一样的潇洒飘逸,使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诗才出众,使他们相间恨晚,无话不谈,不再寂寞。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5、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三、理斛诗意

1、进入诗境。

① (师边板画边解说:)滚滚长江水由西向东流,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边的黄鹤楼(板◎),要到东边去(板◎),这就叫“ ”。

② 三月的扬州是什么样的?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烟花三月)

你能想像“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吗?

(先用词说,再引导用具体的句子说)

议一议, 那就说“鲜花三月”好了,为什么说“烟花三月”呢?

③ 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长江,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只有孤零零的一只帆船?

(师范读后两句)真是帆尽,“情未尽”(板书)。

师:大家看插图,此时李白就站在长江边上,望着帆影远去,船开了好一会儿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两句——

生:(生深情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成一点小影儿了,李白舍不得啊,不想走啊!还有哪里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生:(生深沉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消失在了蓝天碧水的尽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他心潮澎湃,高声诵到——

生:(生激动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六、小结

(音乐:《送别》)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今天学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下节课要学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是不同的离别情。四十分钟很快过去了,陈老师也要和大家说声再见了。离别之际,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感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山中送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相送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日暮掩柴扉。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春草年年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孙归不归?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桥乐小学 邓燕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这节课的目的,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把静态的画面更具体化,让李白对友人说话,活跃课堂,开阔想象。

在操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有点拖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技巧,但同时有产生一种困惑:传统的教学重基础缺创造,新课程重创造而底蕴不足,精于思维而表达却跟不上。究竟这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只取一瓢,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短短28个字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通过组内交流课执教这一课,我的收获还是不少的,有喜有忧: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这是反思一。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在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

师:滚滚东流的仅仅是长江水吗?

生:流的不仅是水,还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依依惜别之情。

生:是呀,流的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还有李白的祝福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师: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深深感悟到的是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是反思之二。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当时我没有发现、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学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潜移默化。这是反思之三。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说明?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融情感于诗句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1.主题凝聚、资源整合,以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2.比照参读、并列索解,以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3.举象显情、借象悟情,以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同时呈现,比较题意

1.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

2.自读诗题,感悟节奏,领悟诗题之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3.比较诗题,谈发现。

预设一: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凸显主题。)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远行就意味着天各一方,很难有再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对离别的感受特别深,他们写出来的诗也特别精彩。]

预设二:都有地名,“广陵”和“安西”。(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来理解。)

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都市;安西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出示地图)那时是唐朝的西域边关。从首都长安出发,要穿越几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达那里。

预设三: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提示人物。)

师: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

4.区别题目中“之”和“使”的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

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课件出示两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读“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

3.对比“故人西辞黄鹤楼”与“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是“故人”,所指却不一样。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维自己。

“西辞”指向西告别,往东而去; “西出”指向东告别,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释,并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并交流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5.诵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得有节奏, 读得有韵味。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古诗一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读成画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轻声读读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预设一: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

1.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点明了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

2.在这白花竞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好朋友就要离别远行,自己却无法同游,这其间含有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里是珠连绣户,弦管声歌,令人神往。)一齐读读这两句。

预设二:孤帆远影──品一个“孤”字

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

2.是啊,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能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

3.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孤帆”,你还会觉得它仅仅是“一条小船”的意思吗?从这个“孤”字,你读出了什么?

(作者因朋友远去而感到孤独、孤单、伤感……)

这小小的一个“孤”字,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生齐读全句。)

4.想象相聚画面

孟浩然坐着小船,顺江东去了。李白伫立江边,思绪泉涌,他与孟浩然的交往还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

幸福快乐的日子就这样被这无情的“孤帆远影”带走了……

(生齐读全诗。)

预设三:碧空长江──赏一个“尽”字

1.“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2.滚滚长江水,流不尽心中情啊。唐人写送别诗,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几首诗里写的一样。读(屏幕显示):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暮春铲水送别》”

3.水,迢迢不断;水,波涛荡漾;水,一逝不返。水流无限,别情无限。可如今这种别情离恨只能化成滚滚的东流水,向天边流去,向扬州流去。一齐读全诗。

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

5.让我们把诗人的这种离愁别绪通过诵读表达出来吧。

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二)《送元二使安西》

(课件展示渭城的繁华与安西的萧条景象。)

自古人生重离别。元二此去是千里之外,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料,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自由读诗后填空:如今,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如今,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如今,渭城这儿听不尽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却(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正因为元二此去是茫茫的大漠与戈壁,长途跋涉,此地一别,生死难料,所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除了留恋还多了一些什么?

预设一:多一份“无故人”的凄凉与关切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喝酒,吟诗……)

2.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朋友呢?西出阳关就没有──父母、兄弟、妻儿……

3.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二:更多了一杯离别的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1.(伤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祝福的酒)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壮行的酒)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酒,可用以消愁,可递友情,可寄豪情。但事实往往是“醉不成欢惨将别”。于是,酒到酣处人寂寞,酒香飘处别情浓。正像另外几首诗所写的,读(屏幕显示):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御赴常州》

如今暂寄樽前酒,明日辞君步步愁。──刘禹锡《置酒相送张员外贾》”

这浓浓的离情,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这样的一首缠绵悱恻的诗──《送元二使安西》(配乐齐读)。

四、回顾全文,归纳升华

1.两位诗人就这样送别了朋友,朋友远行了,留给诗人的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呢?

2.“自古多情伤离别”,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朋友走了,诗人还在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诗──

(齐读。)

五、设计作业,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两位诗人的离别世界,见证到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感受到他们替朋友担忧、为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确实是感同身受。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留恋

送元二使安西

担忧

友情

【备课资料】

链接:

1._d.html送别诗的四大意象:柳酒水月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飞外网,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积累送别诗.

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 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 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 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飞外网,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飞外网解释下列词语:

悒客舍尽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 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悒(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

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 ,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

教后感: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要能够让孩子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觉得都值.再说,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导学生对诗的巩固,理解,感受,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在这方面多花点儿时间值.所以, 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3、利用电教媒体,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力求在上课开始就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达到 未成曲先有情 的效果。

2、通过《赠汪伦》《别董大》等送别诗,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

3、投影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想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歌咏的题材。

4、投影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引导学生朗读。(注意 鹤 、 孟 、 陵 的写法)

6、读题了解有关 送 的内容。

⑴师生交流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⑵课件展示黄鹤楼风采,加深对这座名楼的认识。

⑶师生交流了解 广陵 和 扬州 的关系。

⑷多媒体出示黄鹤楼、广陵的方住图。

⑸师生交流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基本情况。

⑹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⑺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办法。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录音播放朗读录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音正确。

3、自读自悟,了解诗句大意,并鼓励学生质疑。

4、集体交流。

⑴指名概述诗意。

⑵质疑。

⑶结合投影弄懂 西辞 等词的意思。

⑷师生交流。

三、故事导引,入境悟情。

1、放录音讲述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此处讲述两人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意在为学生理解后两句埋下伏笔。)

2、赏析 烟花三月 。

⑴用多媒体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观看画面想像,感受身边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的美景。

⑵师生共议 烟 的丰富内涵,投影显示其美丽的景色。

⑶师生共同在音乐声中想象 烟花三月 那令人神往的美景。

⑷拓展 烟花三月 。 烟花三月 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一派美好春景,更重要是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⑸指导朗读前两句,自由读,想象画面的美景。

⑹小结: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

3、品析 碧空尽 唯 等词语。

⑴投影显示,学生谈对 碧空尽 的理解。

⑵ 远影 一词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友人的情感之深。

⑶带着自己的体会试读第三四句。

⑷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读,跟着录音读。

⑸师生一起和录音读。

⑹从最后一句中,换词理解品析 唯 ,投影展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体味作者伫立江边时间之长,帆影 尽 而情 不尽 , 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 的深情。

⑺指导朗读后两句。投影出示: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听录音学生默读。

3、展示个性指名读。

4、师生互动背诵读。

五、迁移学法,进行练笔

1、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我们也曾经有过与亲人、朋友分别的难舍时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话甚至是诗的语言写一写?

2、练笔。

3、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2、布置作业

搜集李白、孟浩然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

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

师:同学们,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别离意味着也许终生都难以再见。多情自古伤离别,在诗人王维的眼中,离别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伤感,在诗人王勃的眼中,离别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乐观,那么,在唐代著名诗人, 诗仙 李白的眼中,离别又是什么呢?

整体感知古诗意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懂诗题

⑴黄鹤楼在哪里?

出示:黄鹤楼背景介绍。

师: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文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选择在此辞别,虽是惜别,但更富有诗意。

⑵扬州是个怎样的地方?

出示扬州风光图。

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歌舞升平,到处柳絮如烟,繁花似锦。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⑶体验孟浩然和李白各自的心情读诗题。

三、读懂诗意

1、品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

⑴李白为什么要送孟浩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理解 故人 )

⑵你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情吗?

李白和孟浩然是忘年之交。孟浩然本是湖北省人,但常在吴、越、湘等地漫游。李白也喜欢漫游,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比较固定地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内。他听说孟浩然是个大才子,就主动拜访他,孟浩然虽比李白大11岁,但两位才子却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一见如故,成为知己。

⑶带着对 故人 的真挚的情谊,指导读 故人 西辞 黄鹤楼 。

2、品读 烟花三月下扬州

⑴出示 烟花三月

①看着这四个字,让你想起了怎样的画面?

②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

③忆往昔,李白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他会和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④诵读有关江南三月的优美诗句。

⑵品味 下 之精妙

下扬州的下换成 去 往 等词语有什么不同?从一个下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3、品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⑴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江上总是帆船点点,而此时在李白的眼中,为什么只看到一只小船呢?

⑵描述送别画面。(播放课件:送别)

⑶看了送别场面,有什么话想对李白说?

四、体验诗情

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就是诗句,诗是要读的,还要尽可能地读出它的味道。分角色读古诗(配乐:高山流水)

女同学柔情地送别。(女生齐读。)

男同学深情地送别。(男生齐读。)

一起豪壮地送别。(齐读)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古典诗词中的送别之情感人至深,有悲伤,有乐观,有劝慰,有欢快 下面让我们诵读一些送别的佳句,感受古人那浓郁的离别之情。

出示: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唐 杜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 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 王勃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别离》唐 陆龟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唐高适

板书: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孟浩然

难舍难分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韵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唱响“读”的主旋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在读中悟美,在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工具书、注释、图片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悟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阅读了解古代送别诗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揭示诗题

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2、指名背诵《赠汪伦》、《别董大》。

【设计意图】

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铺陈一种调子,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初步感知古人送别的深情。

3、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争相歌咏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4、板书诗题,学习“孟、浩、陵”三个生字,了解诗题中有关“送”的内容:谁送谁?在哪里送?朋友要到哪里?

【设计意图】

40分钟的课堂是有限的,教师应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此环节紧扣题目,随文识字,从诗题入手,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讲述的故事。

二、互动交流,分享信息

1、课件展示黄鹤楼名楼风采,认识这座江南名楼。

2、出示地图,了解“黄鹤楼”与“扬州”的地理位置,教师相机板画长江简图。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李白与孟浩然的资料。

【设计意图】

古诗的创作年代距学生较远,长江简图板画不但助于学生明确地理位置,更有助于理解诗中“西辞”等意思。互动交流李白与孟浩然的基本情况,为深悟诗情奠定基础。

三、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自由练读古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朗读全诗,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借助注释等方式了解诗的大意。集体交流:

⑴、指名概述诗的大意。

⑵、引导学生质疑。

⑶、结合板画弄懂“西辞” 意思。

【设计意图】

疑者,觉悟之机也。质疑环节有助于提炼研度专题,体现课标提倡的顺学而导的课程理念。

四、赏析俪句,入境悟情

(一)、赏析“烟花三月”

1、引导学生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的画面,并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共议“烟”的丰富内涵。(如江边水气缭绕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雾气时聚时散,缭绕花间,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3、出示多媒体课件,配乐欣赏烟花三月的扬州如诗如画的春景。

【设计意图】

介入音乐元素,播放扬州春景视频,欣赏“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拓展想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形真”到“意远”。

4、“烟花三月”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扬州吗?你还想到什么呢?(“烟花三月”不仅仅是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都是春意盎然,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当时是盛唐时期,整个社会也如“烟花三月”般美好,诗人愉悦的心情自然流露。)

5、指导读好前两句诗。

【设计意图】

“烟花三月”的理解是这首诗的重点,由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巧设疑问,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层层深入,使学生对其内涵有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二)、品析“碧空尽”“唯”等词语。

1、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好友的情感之深呢?结合插图品析“碧空尽”“唯”。

2、浩瀚的长江只有一只“帆船”吗?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板画。

3、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三、四句,师生评读。

4、小结:“帆影尽”而“情不尽”,“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本诗正是表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这份浓情厚谊。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再次奏响,让学生带着这份体验走进文本,以读悟情,水乳交融,把悟诗情推向高潮。

五、知识迁移,拓展升华

1、拓展:自古多情伤离别,离别的诗歌何其多。你能将课前搜集到的送别诗选择一、两首用速记的方法背下来吗?

2、练笔:⑴、人间最美的是真情,我们也曾有过与亲人或朋友分别难舍的时刻,你能否用抒情的话,在文中引用送别诗句把当时的感受写下来呢?⑵、把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学生选其中一项进行练笔,交流。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是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安排小练笔,进行知识迁移,充分让学生表达心中的感受,让情感再度升华。拓展、速记同类的诗歌旨在于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六、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1、有感情朗读全诗,试着背诵。

2、总结全文: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送元二使安西》领略诗人王维的送别深情。

【设计意图】

让琅琅的书声回荡教室,让浓浓的诗香萦绕耳际。

七、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了解其他类别的诗,如思乡诗、边塞诗、爱国诗、咏春诗等。

2、继续搜集李白、孟浩然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诗的余味,带者一份浓情轻扣诗歌的大门,享受读诗的乐趣。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听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酒后绝妙的诗词随口成诵,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称他为“诗仙”。

2、师:真棒!一猜就准!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难再见面。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

(生答《赠汪伦》。教师叫生齐背。)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屏幕出示全诗。)

二、解题,介绍背景资料

1、齐读诗题:

师:这首诗是李白三十多岁时写的。孟浩然是与他同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非常仰慕孟的才华、人品。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因此,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想想题目讲的什么意思。

2、指名讲题目意思:

相机板书:

李白 送 孟浩然

三、初读,理解诗意

1、师: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学生读古诗。)

2、指一名学生:老师见你读得津津有味,能给大家读读吗?

(学生读。)

3、师:真不错!第一次就读得这样好!谁想再读读?

(2~3名学生读。)

师:一起来一遍。

(生齐读全诗。)

4、大家读得真好!只是每行诗的意思你们明白吗?请你们对照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

5、首先学习第一、二行诗:

⑴ 自由读这两行,找出不理解的字、词。

(学生质疑。)

⑵ 指名讲诗意。

(2~3名学生讲。教师引导学生把话讲通顺。)

⑶ 齐读这两行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诗意。

6、学习三、四行诗。(用学习一、二行的方法进行。)

7、师: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1~2名学生讲大意。)

四、深入理解,感悟诗情

1、师:大家学得真好!请默读古诗,找出哪两行叙述了李白与孟浩然送别的事情,哪两行写了李白送别时看到的景色?

2、师:读得真细致。知道他们分别的时间吗?

(生:烟花三月。)

师:能描绘一下烟花三月的具体景象吗?

(学生口头描绘。)

3、“烟花三月”是美呀!唐代诗人杜牧以一首《江南春》向人们展示了江南春天秀丽的风光。

出示: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 教师读诗,让学生体会江南美景。

师:大家想读读吗?

(学生齐读。)

⑵ 老师讲解大意:

诗中的江南,无边的翠绿映衬着鲜艳的春花,到处莺歌燕舞。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在微风中轻轻的飘舞。多么明丽的江南啊!后两行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朦胧迷离的江南雨景:一座座楼台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影若现,似有似无。多么诗情画意的江南的春啊!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江南的美景吧!

(生齐读《江南春》。)

师:是呀,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何其美哉!但今天,老朋友却离李白而去。李白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学生作答。)

师:诗人在平淡的叙事中,依依惜别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写法太绝了!

4、后两行诗写景,更是绝妙!来品品吧:

⑴ 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⑵ 师:“尽”的是什么?不“尽”的又是什么?

⑶ 是啊。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目送着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看不见朋友的身影;目送着朋友的小船消失了,只见一片儿白帆;最后连那点儿白色的帆影也不见了。此时,李白离去了吗?(生:没有。)他在干什么?(生:他久久地不愿离去,仍注视着帆影消失的地方。)师:李白看见了什么?(生:滚滚的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⑷ 师:这滚滚流去的仅仅是长江水吗?

(学生分组讨论。)

生讨论,汇报。

⑸ 对!李白独立江边,久久凝望,他的目光,他的心紧紧与朋友相随。他们真是“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他们的友谊真是“情深意长”。

五、朗读并背诵古诗

1、师:我们已体会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看着好朋友乘着帆船渐渐远去,心中感慨万千,吟出这首送别诗吧!女同学先来。

2、这是柔情地相送。男生。

3、这是豪壮地送别。

4、一起来吧!

(能背就背,不能就读。)

5、配乐齐背这首诗。

六、拓展,延伸

1、李白后来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

(《江下行》。)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师:这首诗非常的直白,就像上面这首诗的注释。来,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两遍,把诗抄写在书旁。)

2、老师给你们推荐一首流行歌曲。这首歌的词儿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的。听了会帮助你们更深地理解这首古诗。播放吴涤清歌曲《烟花三月》。

【板书设计】

目光送

李白 情深意长 孟浩然

心相随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9

一、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播放《送别》曲)

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

(生说出想到了什么)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的一件事。不仅有歌唱离别,更有很多诗咏离别。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极品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提示注意读准题目中的生字)

二、新课

(一)、引导自学

师:很好,都读正确了。诗的题目中出现了一个“送”字,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了。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谁送谁?

师:真聪明,我把这个问题记下来(板书)。谁接着提?

生:在什么地方送?

师:好的,也记下你的问题。板书:在哪送

生:在什么时候送?

师:也不错,也记下。板书:何时送

生:怎么送?

师:太好了。这是个最棒的问题。板书。

生:送到哪?

生:为什么送?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诗文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认真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了,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友情提示,谁给大家读一读:

(教师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

(2)结合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果有什么收获和困惑了都可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我们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汇报

1、检测朗读

师:刚才老师看有的同学边读边把重要的内容画出来,我非常欣赏这些让自己的思考留下记号的同学。那我先来看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谁先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只有认真听,你才能发现别人读的闪光点和不足,你才能进步得飞快。

生:读诗

师:你读的时候注意到了用不同颜色表示出的生字,读音很正确,还注意到了古诗的停顿,相当不错了。

谁还愿意读?

生:读诗

师:你不仅注意了停顿,而且很有板有眼,节奏感鲜明,可以当小老师了。(放课件)

很多同学都想读,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读。

(生齐读)

2、理解前两句

师: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了,那你从中读懂这些问题了么?

(指板书上的问题)谁第一个汇报?

生:我弄明白了“谁送谁”这个问题是李白送孟浩然。

师:其他同学同意吧?(生同意。)等会儿坐下,说说你从哪儿读明白的,好吗?

生:我是从题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诗是李白写的,说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师:很会读书,做到了边读边想。说得也清楚极了。谁接着来?

生;我读明白了在哪送,是在黄鹤楼。

师:请同学们看,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谁能接着汇报?

生:我读明白了“送到哪”这个问题,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的。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呢?

生:我从第二句“下扬州”中知道的。

师:那你知道作者为什么用到了“下”这个字么?

生:我想是顺流而下吧

师:想象很正确。古人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可见长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也就是上游,从江上走想必一定是顺流而下了,所以用了这个字,也因此在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辞”。

生:我读懂了“何时送”这个问题,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我是从第二句的中知道的。

师:很好,诗中作者写的是什么样的三月呢?

生: 是烟花三月。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你们想知道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扬州三月的图片,你们看看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描绘这扬州的烟花三月?

(出示课件)

生:是百花盛开的三月。

师:百花盛开用得好。谢谢你,我明白了。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继续告诉我。

生:我来,是细雨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

生:是百花齐放的三月。

生:是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

生:阳光明媚的三月。

生:是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

生;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

(板书:烟花三月)

师: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也很美呢?

(出示前两句课件)(指导朗读,指名读)

3、理解后两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读所感, 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

生:没有

师: 为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诗的后两句当中知道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示后两句课件)

师:诗人的眼中没有美景,那有什么?看见什么了呢?

生:孤帆 远影 碧空

生:长江

师: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那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呢?

生1:好友孟浩然已渐渐远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什么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李白看见了好朋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最后---

生:看不见了

师:朋友的船再也看不见时,他只看见了-----

生:长江水在往天边奔流。

师:你独特的感受力令老师吃惊!那李白为什么如此久久伫立江边送孟浩然呢?

生:因为李白和孟浩然是很好的朋友。

生: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0多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拜见孟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孟浩然大加赞赏李白的诗,而且盛情招待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师:说的对。看来李白和孟浩然是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是忘年之交。

生:几年以后,两人互相思念,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共同游山玩水,赏月看花半个多月。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李白就在那个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师: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李白心情怎么样?

生:伤心 难过 依依不舍

(板书:依依不舍)

师:如果那一时候,站在江边送别那么好的朋友的人是你:朋友登上了孤独的小船,风鼓白帆,由近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之间。你不忍离去,久久伫立岸边,目送千里。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地方。那滚滚的东流江水不正象征着你们的友谊么。那时那地,你将会怎样吟咏出这两句诗呢?(出示后两句的课件)

生:指名诵。

师:是啊!你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4、指导朗读

师: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用仅仅28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字有数而意无穷啊。其实朗读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好方法,你们能把自己从诗中感悟到的情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么?

(师放课件 生在乐曲声中练读,再指名读,评价)

师:刚才我看见好多同学已经熟读能诵了,还没有做到的同学加把油!

(指名背诵)

三、拓展

1、交流积累

师:背诵得真好,老师为你们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高兴。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诗词当中,历朝历代的赠别送行的诗文不可胜计。同学们平时是不是也积累了一些送别诗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指名背收集的送别诗)

师 :看来同学们平时有积累的习惯,非常好。有的诗意同学们可能还不太懂,你们可以运用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如果没有注释,你们可以自己运用字典或者到课外搜集资料,自己做必要的注释,这样就能读懂了。

2、编写延伸

师:时间真是飞快,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短暂却又弥足珍贵的40分钟已经接近尾声。你们的朝气蓬勃,你们的乐观向上让我如此难以割舍。分别在即,老师也想赋诗一首表达此时心中的感受:

初冬梅月实小逢,吟诗学赋乐融融。

童心稚语留心中,依依不舍师生情。

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心中的感受么?能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最好。

生:学生汇报

四|、小结

师: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实录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飞外网、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师:听,老师准备的是一首送别的歌曲。(师唱送别)

在这样的一种音乐声中,能不能激起你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别的诗来。

生:赠汪伦——。

师:你觉得李白和汪伦的情谊深吗?

生:桃花潭尺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你觉得怎样能表现出情谊深。

生读。

生:我想起草的后四句……。

师:真好。还有吗?还有想起的古诗吗?

生:我想起了《送友人》——

师:同学们,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的诗呢?古代交通不便,所以写送别诗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我们今天的课文《古诗两首》就安排了这样两首送别的古诗。打开书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看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如果同学们愿意,可以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孟第一笔注意是横撇。

生书空。

师:自己读一读课题,看看从课题中能看出是送别诗吗?

生:能。

师:再看看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生:是从黄鹤楼送走的。

师:告诉我们送的地点。

生:送孟浩然去杨州

师:送的目的地。

生:送的孟浩然。

师:黄鹤楼了解吗?说说看。

生:三大名楼之一。

生:在武汉。

师:知道了地点,而且在长江边上。百闻不如一见,一起去看一下。黄鹤楼就在长江与武汉的交口处。(看地图)

你知道孟浩然和李白相差几岁?

生:孟比李大十二岁。

师:不仅是大了十二岁,而且名气也相差很大,李白当时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诗人。

古诗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能说说诗的意思吗?

生:李白送孟浩然去杨州

师:下面我们从具体的诗句当中来看看李白送别好友时真挚的感情。读得时候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生自读。

师:老师看你读得有滋有味的,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名读。

师:真了不起,第一次读就都读准了,给他掌声。谁再读。

生读。

师:看来大家读得不错,一起来。

生读。

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诗句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你都读明白了吗?下面,同学们可以看注释,问同学或查资料,开始。

生自学。

师:你来说说。

生说古诗大意。

师:你再说。

生2说古诗大意。

师: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我不懂西辞。

师:谁来帮帮他。

生:西边的黄鹤楼

师:大家不妨看地图,黄鹤楼与杨州的位置关系,明白了吗?

生:我想知道诗有什么内涵。

生:烟花的烟。

生:碧空尽。

师:真了不起,学贵有疑,这么多问题,我们着重来看烟花三月,碧空尽,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体会一下诗句的内涵。老师也有小小的问题,你们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个故事。

生:想。

师:听完故事,对故人会有更深的理解,对诗句的理解也会更深。

师讲故事。

生读全诗。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对故人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他们只是一般的朋友吗?

生:非常好的朋友

生:生死之交。

生:也可以说是忘年交。

生:情深义重

师:再来读读

生读。

师:如果我们对烟花三月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会读得更好的。大家想想诗中的三月指的是什么时候。

生:春天。

师:四月已经是晚春时节,而重庆天气非常好,而且在长江边上,谁来说说重庆有什么花

生:有花,粉红粉红的……

师:祖国大江南到处都有,而为什么说烟花三月而不说鲜花三月呢,同桌聊一聊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生:烟花好,表达的意思生动些。

生:春天到了河面上浮起了一层烟雾。

生:开得很茂盛。

师: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烟花三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想象一下。

音乐(想像花的颜色,花的种类,花的香气,还有还有……)

师:想到了一些什么吗?美好的词或诗。

生:五颜六色。

生:杨柳如烟。

生:五彩缤纷。

生:各式各样。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江南美景,烟花三月的景色仅仅黄鹤楼有吗?

生:杨州有。

师:杨州到处都是繁花似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碧空尽,谁知道“尽”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像江边的大轮船一下就消失了吗?

生:慢慢地。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一开始是在比较近的地方,到后来慢慢消失了。

师:这句话内涵这么丰富,怎么能读好呢,看看插图,李白站在江边,假如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站在江边,船已经开了好一会儿,李白还在望啊,不禁想起两句话。

生读。

师:船已经越来越远了,这船已经消失在碧水蓝天中了,李白想起了他们在一起的情景,于是他脱口而出这样两句,读——

生读。

师: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怎样?

生:李白和孟浩然深情厚谊。

生:天长地久。

生:真是万古长青。

师:你是赞美他,可以。刚才有个同学说他们之间是情深义重,可以吗?

板书:情深意长。

师:我们怎么把这种情深意长读出来,站起来读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看怎么把这种意境读出来。读。

生读。

指名读。

师:一个重情的李白。

指名读。

师:你想表达出来的感情表达出来了吗?

生:表达出来了。

师:你还可以表达得更好,听老师读。

师范读。

师:你想再试试吗?

生再读。

师:我就知道你行。谁还愿意读。

指名读。

师:能放下书吗?放下书,女生先来,和李白一起送送孟浩然。

女生读。

师:柔情的相送。来,男生一起来。

男生读。

师:是一种豪壮的送别,来,站起来一起读。

生读。

师:其实最好的一种朗读就是带着真情朗读,人间最美是真情。假如我们就在黄鹤楼就在长江边上,起——

生读。

师:最后两句天际流(“流”拉长音)

生:流拉长了有感情一些。

生:这样读,读出了李白舍不得孟浩然的感情。

生读。

师:读得再深远一些。

生再读。

师:人分千里外,人在一送中,谁没有亲戚朋友呢,愿你们能够珍惜现在与朋友的友谊。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0

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二、说教育对象:

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活泼天真,纯洁可爱,兴趣浓厚,喜爱运动,想象力丰富。而且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教法和学法:

1、问题导入法:

⑴ 想想看,如果你们最好的朋友要远行的话,你们是怎样为他送别的?

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难再见面。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⑵ 回忆一下以前是不是也学习了一首送别诗?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联想,想象送别的情景。

3、对照课本,通过朗读、跟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真挚友情。

六、课时安排:拟用两课时完成此课。

七、教学过程: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五步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利用谈话,引导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并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①找出不理解的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讲出大意。

(2)学习三、四行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①找出不理解的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讲出大意。

(三)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题一: “尽”的是什么?不“尽”的又是什么?

答: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目送着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看不见朋友的身影;目送着朋友的小船消失了,只见一片儿白帆;最后连那点儿白色的帆影也不见了。此时,李白离去了吗?(生:没有。)他在干什么?(生:他久久地不愿离去,仍注视着帆影消失的地方。)师:李白看见了什么?(生:滚滚的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问题二:这滚滚流去的仅仅是长江水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总结:

李白独立江边,久久凝望,他的目光,他的心紧紧与朋友相随。他们真是“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他们的友谊真是“情深意长”。

(四) 朗读并背诵古诗:

我们已体会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看着好朋友乘着帆船渐渐远去,心中感慨万千,吟出这首送别诗吧!

2、女生齐背,柔情地相送。

3、男生齐背,是豪壮地送别。

4、一起来!(能背就背,不能背就读。)

(五) 拓展,延伸:

1、“说说友情”的说话训练。

2、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倾听他人的友情观,并能简要介绍自己的好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让友情观更加长久?。

3、你喜欢这首诗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4、你喜欢学习古诗吗?平时你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欣赏乐曲《送别》,说说自己听懂了什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成为一种习俗。因此许多的送别诗被人们广为传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指名拼音较差的学生拼读生字、新词。

2、指名个别读生字,新词。

3、观察要写的生字,重点指导“陵”。

4、学生练习生字的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飞外网、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自己先思考古诗的大意再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课件出示课件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想象华美画面。)板书:盛景送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流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板书:心随送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听范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师生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高适的《别董大》。

(理解高适与董大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友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5、你有特别好的朋友吗,举一个例子,简单说说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五、总结

在家里,我们享受着亲情的温暖。走出家门,我们又将感受到友情的快乐。愿大家都能寻找到一位能够交心的朋友,我把自己的祝福借这首《找朋友》送给在座的每位老师与同学们,愿我们与自己的朋友友谊天长地久。

六、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收集送别诗

板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名楼送

烟花三月下扬州。 盛景送

孤帆远影碧空尽, 目光送

唯见长江天际流。 心相送

反思: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

教学中注重体会二:“带着朋友的句句叮咛,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远望……他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 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一个***号申请几个***:一个***可以注册一个***号。我们的***号在注册的时候是需要绑定的,一个***号只能绑定一个***号,因为***号需要进行实名认证,一个身份证只能注册一个。),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在古诗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感的提升,但在揭题时,却忽视了对诗题的理解,使部分学生误认为黄鹤楼为一人名,同样的,对于“之”字的理解也过分依赖于书本上的注释,对于此类难理解的字词,教师没有单独提出,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掌握。

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注重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把“爱的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2

一、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人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2. 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古诗的特色,努力促使学生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边的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3.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情真意切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理解诗句作为教学难点,课堂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内涵。

二、说教法、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2、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3、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三、说教学理念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理念: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并积累语言。熟读自然成诵,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记忆,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例:《赠汪伦》

2.请同学来帮个忙,请你把诗题写在黑板上。

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板书:送)

4.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5.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小组)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质疑问难;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师:学好拉,自信些—学好拉?好,交流交流,把你学到的、理解的告诉大家。不能保守阿。教师相机引导、点拨。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1、故人----开口就说“故人”,友情的非同一般,已在这亲切的称呼中显示出来; 2、西辞(明白孟浩然是东下扬州)3、扩展:拱手言别----老朋友辞别,会怎么说?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②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诗人是如何将他复杂的心情表达出来的呢?我们来体会一下后两句诗。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④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重点体会 “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6.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2、这样的描写,能说明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在这白花竞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好朋友就要离别远行,自己无法联袂同游,这其间含有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诗友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是珠连绣户,弦管声歌,多么令人神往。)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孤帆:孤单单的一叶帆。这里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帆”来代替船。“帆”形声字,“巾”表意,“凡”表声兼表意(“凡”是船帆的象形)2、远影:远远的帆影,指帆影远去。3、碧空:湛蓝的天空。4、尽:没有了,消失了。5、唯:只。有的诗书用“惟”,可以通用。6、天际:天边。7、说说两句诗诗意。 8、这两句诗,紧扣诗题中的“送”字,写得充分饱满。诗人用了十分经济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最动人的江上送行画面。诗人眼看着孟浩然登上了孤独的小舟,风鼓白帆,船身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际。但诗人并没有立即离去,他久久伫立江岸,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远方,诗人李白此时会默念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课文插图空白处写上一两句话。(拓展)9、想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诵读这两句诗句呢?

7.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

(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师引读,板书:情深意长。

(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三、回归整体

1、谁能说说整首诗的意思?2、从诗句中,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感情?从那些诗句可以体会到? 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4)回顾全诗,归纳升华。a.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b.略读第二首诗。c.激发学生体会第二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兴趣。

四、拓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我们学习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下面老师出示的四首古诗,连同课文中的两首诗,都是唐盛时期唐人送别诗的代表作。请大家选择朗读背诵,看谁积累的多。

别 董 大(高 适)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五、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5.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6.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7.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8.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9.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六、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飞外网,理解诗句的意境。

4.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有一份(1)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那今天我们共度了四十分钟,董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你想怎样送呢?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双方的神情会是怎样?(2)他们会说些什么?心里会怎样想?又会做些什么? (3)当时周围的环境如何? (4)当小船愈行愈远的时候,李白这是会怎样?(5)孟浩然对于这次出行,他会对李白有何交代?为什么此时的诗人久久的伫立不愿离去呢?

五、说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

情深意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节课的板书简化了课文的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路,突出作者的思想,最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做到了板书的目的性、条理性、概括性,既紧扣课文内容,挑选关键词语提纲挈领,又给学生留下想象、延伸的空间。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3

诗,永远是美妙的代名词,《古诗》,更是以其深邃古朴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华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的那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更是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其中送别诗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于江湖。诗中离别依依之情跃然纸上,怎不叫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正是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名篇,诗人李白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原本送别之中必然会有互诉衷肠,互致珍重的话语,但诗人却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如何让学生自己去领略其中的意境,达到与诗人“同情共感”的艺术境界呢?我想:只有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把送别场面拉到孩子们眼前,让他们模仿课文,自编古诗,来开拓和深化意境的创造,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

一、从初读里了解古诗

情境教学的基础必定是建立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底蕴又如何可以体会美好的情感?诗是有韵味的文学,没有熟读成诵,又怎么能体会其中的精髓呢?于是,在介绍完诗人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读的环节。读,却不是摇头晃脑,漫无目的、有形无实的吟诵,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才是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在初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谈谈了解、在诗面上做做文章。我要求孩子们动起笔来画一画,把自己的了解批注下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是那句话“不懂笔墨不读书啊!”。就是在这样的初读中,让他们从生涩的朗读里学会思考,而后又在思考中感受诗中的“景”。

二、在细品中理解诗意

完成初读后,再次细细品味诗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果然不错啊!在反复诵读的学习活动中,原本生涩的诗句已然渐渐清晰明瞭,如同拨开浓雾一般,一一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此时,我适时地让学生展开质疑,“你们真行,初读古诗就可以了解这么多。那请你们再放声的朗读一遍,这次把不理解的用你常用的符号画出来。”紧接着进行集体讨论,结合课文注释解决发现的问题。(我在一旁适时地点拨了一些,发现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最后,利用小组汇报的机会,让孩子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并不准确,也还不能感悟到诗中的美,但听了他们颇具文学性的译文,我知道他们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已经揭开了诗中之“意”

三、在想象内领悟情感

情感,往往是厚积薄发的,特别是在这一篇诗作里,诗人李白并没有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他把这份情感巧妙地融进了黄鹤楼周围的美境里。 一江春水,一叶孤帆,无不处处蕴含着这位大诗人对孟浩然无比向往之情。遗憾的是,学生稚嫩的心灵有怎么能理解呢?这时教师的“导”便应该不失时宜的出现。在教学设计里,我将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大致叙述了一番,让学生稍微了解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的铺垫如同一块小小的碎石,必然会泛起层层涟漪。我适时地抛砖引玉,一层层剥开诗作中蕴含的真情: 从“这样的朋友远行,李白的心情将如何?”——“若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美丽无比,李白会伤心吗?”——“如此说来,李白会把孟浩然留住吗?”连续的几个问题,并不是盲目的,它们引领着孩子们的思维,一步步走向诗人情感的最高峰——“向往”。是的,正是这向往之情,当李白意欲同行而又不能时,才会面对滚滚江水,写下这感人的诗篇。让孩子们从对古人的崇拜中,走进意境,走进诗句,感悟到诗人对朋友那种真挚之“情”。

四、游情境中感悟延伸

诗的教学本该结束了,但文本的结束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他们仍然激动着,渴望着。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情感,朗读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更近一步的创设情景,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孩子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李白此时想对孟浩然说些什么?”“祝你一路顺风!”“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扬州啊!”……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着这份不舍,不仅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更在语言上得到了训练。接着便是我的引导: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是一个喜欢山水的人,他多希望也能到扬州去玩玩。更主要的是,他多希望和自己敬佩的朋友——孟浩然一起去游山玩水。可是现在他只能看着孤单的小船远去,烟花三月,长江上本该是千帆过尽的,可是他的眼里却只有孟浩然的那艘小船,心里还在为朋友的远行依依不舍。于是他轻轻地吟诵下这首诗。是啊,那小船最后也渐渐离开了李白的视线,只能看到奔腾不尽的长江滚滚东流而去。他无不感慨地再次吟诵了这首诗。

有人说这只是一首写景的诗,你看: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远影,长江东流,这明明是写景啊,可是,它真的只是单纯写景的诗吗?(不是)那它写了什么?(写情)写了什么情? (依依惜别之情,写下了诗人对自己敬佩之人一种向往之情。)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朗诵一次这首诗。

学生的情感在朗读里得到了抒发,或舒缓,或若有所思的长吟,无不体现着孩子对诗文的理解。 在这时,我适时地要求孩子们进行背诵,这样的情感,这样的诗句,如果不通过背诵来积累,将会在下课铃拉响之后烟消云散,背诵能使这样的情感逐渐融入、内化。当然对学生们来说,背诵是多么枯燥而又无味的事情啊,只有展开翅膀飞将开去,才是他们所期盼的,那就让他们也作作诗吧!我把自己写的诗展示了一下,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起来,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带着浓厚的兴趣,纷纷动笔写下了自己的“大作”,而其中更不乏突出的作品。(见附)孩子们的心情在飞扬,思绪在膨胀。我很高兴可以看到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我相信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终于走进了古诗深邃的意境中。依然身临其“境”了。

《古诗》——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我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活化了教学过程,通过读诗文——解诗意——感诗情——入诗境这样的教学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把孩子从生涩难懂的诗文中解脱出来。可提倡的是:形成了一次有趣的语文活动,加深了孩子对古诗的印象,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孩子从毫无实际意义的诵读中走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中华文化的宝库才有可能被他们挖掘,被他们稚嫩的思维所接受。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4

编辑导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全诗寓离情于写景,用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写意的江畔送别图。教师在教学中力图把握一个“情”字,贯穿一个“读”字,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培养语感,提高素养。

一、导入

师:同学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有没有出过远门走亲戚?你走的时候你的亲戚是怎样送你的?说了什么话?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现代的亲友送别的场面,那么在我国遥远的古代朋友之间分别时是怎样送别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老师边写边指导个别字的写法)

二、 新授

1、齐读诗题

2、自读题目,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来诗题的大意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3、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题目,那么请同学们读读诗文,看能不能读正确,读流利。

①生练读;

②指名读,指导停顿。

③师范读

④生自由读

⑤齐读

⑥在指名读。

4、过渡:读通诗句还不能学到古诗的精华,接下来我们来体会一下古诗中的那种真挚的感情。

师:“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 老朋友。

师:要去哪里?

生:扬州

师:什么时间去的?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是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作者送别老友时站在长江边上,那里肯定开满了各色的鲜花,诗人为什么不写鲜花三月,而写“烟花三月”呢?

(师引导,想一想作者此时的心情?送别老友时的心情应该是伤感的,留恋的,那么眼中不自觉地就有了泪水,有了泪水之后,看东西就朦胧,所以,作者把满眼的鲜花看成如烟雾一般,那是因为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想:你能不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为老友分别时的伤感?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分开时的那种心情。

读:把这种心情融入到诗中,读出来。

(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有感情,我们再学习后两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由这句诗你能体会到什么?

(诗人在江边站的时间很长,一直站到好友的船在眼前消失,看不见了,此时,他会像什么?)

(插入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李白和孟浩然年龄相差十多岁,当时李白还没有成名,孟浩然早已名扬四海。李白仰慕孟浩然的大名,千里迢迢去拜访孟浩然。二人一见入故,不久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孟浩然既是李白的良师,又是李白的益友。)

一咏三叹

a看到那渐渐远去的孤舟,李白情不自禁的想起作为良师孟浩然对自己的教诲和指导,不由得吟诵···

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看着那渐行渐远的孤舟,李白又想起了孟浩然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又一次吟诵···

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当孟浩然的小船在他的视线里消失时,李白想到这位知己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时,不觉得泪已流出,此时,他满怀深情地吟诵

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练笔

同学们,假如你是孟浩然,你看到好友李白如此伤心,你会对他说什么?请你写下来。

结束本课

师,李白和孟浩然之间那种真挚的友情感人至深,然我们用朗诵来表达这种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吧,齐诵全诗,结束本课。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讨古诗的教学模式,我感到万分荣幸,在这儿,我要感谢我们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感谢局领导一次又一次的悉心指导, 感谢四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给与我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在座的老师们给与我的鼓励,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这节课下来,我的总的一个感受就是:"怎一个情字了得!"大家都知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无数次的诵读的时候,都被诗中情深深感动了,怎样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呢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在预设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在感悟准备阶段,读懂诗题,整体把握情,在读悟阶段,想象意境,赏析词句,体验情,最后在感悟的形成阶段,反复诵读体会情.从今天的课堂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我以为比较突出的有:

一,注重多种形式的读.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齐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二,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 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静静地反思,觉得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在学生想象朋友告别的情景时,还应再深入些,还应再多找些学生想象当时告别的画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他们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我想说,反思是为了提高,展示是为了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谢谢大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我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情景导入,了解背景,课题质疑、自学释疑,感悟诗境、诵读诗文”来进行。

一、情景导入,了解背景

在上课前,由学生唱《喜迎中华之崛起》自然而然想到总书记,紧接着投影依次出示“黄鹤楼”“孟浩然”“广陵”,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顺势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反思] 在这一板块中,我充分利用了原型启发和思维的迁移作用,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利用孩子的表现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相互交流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质疑、自学释疑

在这一个板块中,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首先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谁送谁? 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这个设计看似有点落入俗套,但我认为却是拙中藏巧。因为在后面让学生把五个问题连起来说,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有了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的提示,学生说起来就不觉得困难。这样处理不露痕迹,也不落巢臼。

第二步就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借助注释和收集的资料,自行解决以上问题。如果遇到了难题老师提供了三种求助方式:同桌、学习小组、老师。

[反思]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遇到难题还可以请教老师,与老师一起交流,也很好地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

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我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何时送”和“怎么送”这两个问题。

在处理“何时送”这个问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烟花三月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友人在这么美丽的三月到扬州去的喜悦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注重引导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反思]读书要展开想象,这是读书的好方法。本诗中“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

在处理“怎么送”这个问题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送别的现场,通过“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长江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他流去的仅仅是江水吗,还流去了什么?”和“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黄鹤楼边,心中会默念些什么?”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较深入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当课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学生的心中就有疑惑了,我们平时送朋友一般都是送到家门口,最多送到楼下,客人走,我们也转身走。而李白却是在老朋友的乘坐的帆船都看不见了,还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就通过讲李白和孟浩然交往的故事和李白为孟浩然写的另外一首诗《赠孟浩然》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反思]我这样处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释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全面的地了解李白和孟浩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深入地理解诗中所体现的“深厚情谊”。

三、感悟诗境、诵读诗文

在这一个板块中我进行了一个让学生再读诗句质疑的环节。如果说前面的第二个板块解决了本课时的重点问题,那么这个环节地处理就是为了解决本课时的难点问题。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可见,“疑问”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可提高注意力。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对诗的意思已经大致了解了,所以通过学生再读诗句,就肯定会在诗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很快就在看似矛盾处提出了问题。比如:“这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为什么帆船会走到天空里去了呢?”等问题。

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扮演李白,把听课的老师的当作孟浩然,吟诵全诗,更是一石二鸟:既让学生进入角色朗读,又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背诵了古诗,不留一点痕迹。

[反思]我这样处理,主要是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关键词语‘孤帆’‘碧空尽’深入理解,进而领悟全诗情感,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便孩子们更深入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拓展学习,加强联系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比如:《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等。老师的话激活了学生记忆的仓库,在这时,就让学生交流还有哪些送别诗。

[反思]扩大阅读面,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积累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五、板书设计

[反思]在备课时,我反复地思考了本课的板书,始终都不如意,最后我想到了武侠小说中“以毒攻毒”这一招,何不用一首浅显易懂的诗来帮助学生的理解了。于是就有,以此诗(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过尽千帆皆不视,一心只送孟夫子。)诠释彼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板书。下课时,孩子们都不愿立即离开多功能厅,还沉浸在刚才的意境中,忙着把诗抄下来。回到教室后,学生都围着我问:“傅老师,真是你作的这首诗?”当我微笑着肯定地点了点头时,孩子们都啧啧称赞,露出了羡慕、崇拜的神情,竖起了大拇指:“傅老师,太棒了!”“傅老师,我要把这首诗贴到网上去!”嘿嘿!着实过了一回“明星”的瘾,享受了一回被崇拜的滋味。事实证明孩子是非常喜欢和崇拜知识渊博的老师的。我知道,自己的知识还非常浅薄,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语言不够精炼,没有经过精雕细作。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3、对于难点的突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得比较匆忙等。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16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

这是我去年进入课题组上的一节公开课,也是我第一次呈现我的真实课堂,第一次毫无顾忌上公开课.虽然不是大家眼中的最好,但我却勇敢地挑战自己,挑战虚拟的公开课.下面是我整理的课堂实录,还有陈教导的评析.在此我特别感谢陈教导的鼓励,是她的鼓励让我恢复了久违的自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4、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积累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创设意境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充分预习,查找诗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由诗谱写的歌曲吗?

生(齐答):听过。

师:都听过哪些诗曲?

生1:我听过《锄禾》的诗曲,非常好听。

生2:在一次少儿节目上,我听过《鹅》、《望庐山瀑布》等由诗谱写的歌曲,非常有韵味。

生3:老师,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都会吟唱《春晓》,好听极了!

师:好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吟唱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师生一起吟唱《春晓》,学生意犹未尽。)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吟唱诗曲,现在,老师唱一首歌,你们帮老师听一听,看看这首歌在哪种场合唱较合适?

师(吟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师入情地哼唱,学生入迷地听着。)

师:(歌曲完毕,故作迟疑状)谁能帮老师这个忙呢?

生1:好像可以在欢快热闹的场合唱。

生2:不,我倒觉得应该是在平静柔和的时候唱。

生3:我想这首歌曲应该是表达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3:老师的表情、老师吟唱的曲调告诉了我。

师:你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感情也很丰富,谢谢你!其实不仅歌曲能表达难分难舍的离别情意,古诗也有许多是表达与友人送别情意的。今天老师就向同学们推荐一首诗歌。

(师转身板书课题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生齐读课题。)

评析:由诗谱曲师生吟唱是本课开场的一个亮点,在师生、生生轻柔、平缓富有韵味的曲调声中,诗韵、诗情已弥漫整间教室,并悄无声息地融进学生的心田。

师:你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生1:这首诗写的是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2:更具体的,应该是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饯行,送其去广陵。

师:是更为具体了。题目中哪个字的意思表示去呢?

生(齐答):“之”字。

师: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各是什么人吗?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1: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朝的诗人。

生2;李白和孟浩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师(补充):李白和孟浩然不仅唐朝著名的诗人,还是好朋友,而且是——师生关系。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平日里,他们无话不谈而且兴趣爱好相同,都喜欢把酒吟诗作对。可以说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己,是忘年之交,彼此之间的感情是难分难舍的。

师:题目中有两个词表示地点,你知道他们的地理位置吗?

生:我只知道广陵就是今天的扬州。(其他学生满脸疑惑)

(师一边在黑板画出黄鹤楼和广陵的示意图,一边介绍他们的地理位置。学生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

评析:适当的时候,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错误地以为“讲”多了导多了就是违反新课程理念。本环节,在学生“满脸疑惑”的情况下,教师板画了黄鹤楼至广陵的示意图,学生便能一目了然。

师:你准备怎样读懂这首古诗呢?

生1:先读熟,再背诵。

生2: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古诗的了解。

(全班努力思索着。)

生3:我觉得还应该看着插图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诗意的理解,进而体会诗歌要表达的感情。

师:是的,我们读懂一首古诗,首先要读通古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借助画面想像当时的情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最后把诗歌背下来。这是一种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板书:读通——理解-——想像——体会——背诵。)

评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年级学习古诗应有别于低或高年级,中年级学习古诗应有所侧重,重在抓重点字词引发想像,重在感悟诗境、体验情感。本环节,教师的“你想怎样读懂这首古诗”一问犹如抛出一条红细绳,把学生个人独特的学习方法这一颗颗珠子串起来,形成一法,并引导学生顺着红绳上的这一颗颗闪亮的珠子美美的学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纷纷朗读起诗歌,同桌互相检查朗读,师下去巡视指导。)

师:比一比谁读得又通顺又流利。

(指定2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师:大家一齐试着读一读。

(全班齐读一遍。)

师:请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最丰硕?

(师用幻灯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字词意思;2、联系词义理解诗句的意思;3、在古诗旁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自学5分钟左右,师巡视各小组学习情况。)

师:现在是展示你们小组学习成果的时候了,既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上来汇报的时候,老师建议用“我们小组认为”等来汇报较为合适。哪个小组先来说呢?

生1:我们认为“孤帆”的意思是只有一只帆船。

生2:从文中注释,我们了解到“唯”的意思是“单单”、“仅仅”。

生3:小组一致认为“尽”的意思是“没有了”、“消失了”。

师:关于诗句的意思,你们能理解吗?

生1:我们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了。“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师板书:下扬州)

生2: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师: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看来通过自学,大家学到的内容还挺丰富的。好,再自己读一读诗句,看看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西辞“是什么意思呢?

师:(一边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地理示意图,一边讲解)因为黄鹤楼在广陵的西边,孟浩然正要离开黄鹤楼远去广陵,所以说成是“西辞”。

(师板书:西辞)

生2:为什么孟浩然要离开李白呢?

生3:为什么孟浩然要去广陵呢?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的问题都非常重要。

(正当老师表扬同学的时候,一向较调皮的一个男孩举起了小手。)

生:老师,为什么题目不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呢?我感觉挺恰当的。

师:(又惊讶又兴奋)你真是个非常细心而且大胆的同学,敢于向诗人提出挑战。我想,这些问题还是由同学来解答吧。同桌间可以议一议。

评析: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品质,有智慧的教师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系统地感受和准确地判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微变化。本环节中,教师关注学情,善于捕捉学生问题的亮点,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进行有效的对话。

生1:没有点出是谁送孟浩然到广陵,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2:我仔细地品味了一下,还是原题目好,为什么呢?比较有味道,改正的题目太直白了。

师:是的,或许黄鹤楼是李白与孟浩然两人友谊的见证地,或许李白过份难过,不想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题目。老师和同学的解答,你们能满意吗?

(生纷纷点头示意。)

师:你们知道李白在什么时候送别好友孟浩然吗?

众生:“烟花三月”

师:你能想像“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吗?

生1:繁花似锦。

生2:春花烂漫。

生3:百花齐放。

师:呵,全是一个个那么美好的词语。能用具体的语句来描述吗?

生:在草如荫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微风轻拂着大地,彩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群群扎着小辫子的小孩儿在青草地上放着风筝……真的很美!

师:是呀!那是个花枝招展,如烟如雾的三月,仿佛每逢过节夜空烟花璀璨的美丽画面。想继续想像画面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各色细细的碎碎的野花遍布野外,就如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碎布花衣,太迷人了!

生2:我想用词汇来描述,那是个像烟花一样撩人眼、扰人心的美好三月,人们的生活是那么快乐!

(师点示课件,出示“烟花三月”的美丽画面,学生“呀”地兴奋地叫起来。)

师:让我们把从美丽的画面中获得的美好情感带入古诗中,一起再次美读古诗吧!

(生微眯着双眼吟诵,陶醉在诗意中。)

评析:表面上看,好像是牵引,似乎学生处在被动状态,但实际上并非是搀扶着学生在走路,而是教师指点给学生一个个前进的路标。诗中的一个个意象,就是一个个明亮的路标,寻着它们,引发丰富的联想,学生就可以轻松地走进意境,感悟诗境了。

师:请听一段涛声,并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浪涛激打海岸的声音,声势浩大。)

师: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江面上波涛汹涌,船只犹如一叶叶扁舟在江面上起起伏伏。

生2:江面上风大浪大,我真为那些出行的人担心。

生3:江面上波涛汹涌,景色壮观!

师:此时,李白正在欣赏美景吗?为什么?

生:不。此时,李白心情非常难受,因为好友即将与自己离别了。

师:你哪里看出来?

生1:“孤帆”

生2:“唯见”

生3:“尽”

师:哦,飞外从古诗中的字词感觉出,了不起!思考一个问题:这时候的江面上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船只呢?

众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李白看见的是“孤帆”呢?

生1:好友孟浩然已渐渐远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什么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师:你独特的感受力令老师吃惊!

评析:语文教学要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学生为本,就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引发学生情感之前的铺设无疑是成功的。由一段浪涛激打海岸的声音勾起学生无限想像,无边的离别愁绪,因此才有了“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的绝妙体验。

师(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李白和孟浩然在离别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同桌两人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演一演、说一说。

(学生兴致很浓,有的深情地告别,有的“挥泪”作别,有的拱手相送——老师认真地巡视全班,不住地点头)

师:谁能来扮演一下呢?

生1:(拱手)今日相别,何日再见!

生2:(略带悲伤)朋友,一路走好!

生3:(深情地)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啊!

生4:(自信地)后会有期!

师:(拱手)是呀,今日相别,后会有期!可是,相见的日子遥遥无期呀!

(播放音乐《送别》)

评析:走进诗境,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此时诗人李白和孟浩然的离愁别绪是执教者设计本环节的意图。当江涛声声击打在孩子的心坎上时,他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当时诗人与好友的离别情景,于是,情不自禁地拱手互道珍重,真诚地道声:“朋友,一路走好!”在《送别》的乐曲声中,浓浓地不舍、深深地伤感之情悄然浸湿了孩子的眼睛。

师(伤感地):帆影已远逝了,诗人李白仍翘首东望,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呢?

众生:非常难过。

师:你试着读一读,看看怎样才能读懂诗人此时的心情?(音乐继续播放)

师:谁来读一读?请同学们听一听谁的读最能打动你心?

(师指定3名同学朗读诗歌,并组织点评。)

生1:我欣赏丙同学的读,甲同学读得太快了,好像要将孟浩然快快送走似的。

生2:乙同学读得较慢,能体现李白舍不得孟浩然,但情感的投入不够浓。

生3:丙同学在重点处读出重音,还能延长,依依不舍之情在其表情上也能体现出来,深深地打动了我。

师:老师觉得这几个同学都读得不错,尤其是丙同学。老师还发现了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点评专家,评得非常准确、到位。老师也禁不住想参加你们的朗诵会。

众生:(兴奋地)太好了!

(师配乐朗诵完毕,学生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

(师扬起双手,做个指挥状,全班深情地朗诵。)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投入。现在该是收获的时候了。请从“课堂大闯关”中,任选一个过关,有信心吗?

生(兴奋地):有!

(师以幻灯出示“课堂大闯关”要求:

1、我能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

2、我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我能吟唱这首诗;

4、我还知道李白写的其它诗歌;

5、我也知道其它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

6、我能为这首歌谱曲吟唱。)

(顿时四个小组展开过关斩将的激烈场面。学生个个充满自信。)

师:过关斩将开始,谁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生1:我想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

(这个学生是班里朗读较差的同学,读得断断续续,还读错几个生字,但老师仍然充满微笑地鼓励着。)

师:如果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微笑着点点头。)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学生举手过完后面的几关。)

师:许多同学还想挑战自我,挑战同学。那么,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选择没过完的关卡继续过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几首表达友人送别的古诗,这些古诗可以说千古传唱,脍炙人口。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首背下来。

(师幻灯出示古诗内容:)

《山中送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相送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日暮掩柴扉。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春草年年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孙归不归?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师:(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好,同学们课后再背给同桌听,比一比,谁最快记下来。

评析:教师能以课堂为主阵地,提供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做好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外这个大天地里无止境的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师的另一角色功能。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

推荐阅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17篇)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选16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精选12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业设计(精选13篇)语文教案-古诗《游园不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选15篇)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古诗三首(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回乡偶书)(精选3篇)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飞外网、词典,了解诗句意思。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精选15篇)

一、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蕴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设计意图】1.主题凝聚、资源整合,以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2.比照参读、并列索解,以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3.举象显情、借象悟情,以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3篇)

一、概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精选17篇)

一、导入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什么?(教师播放《送别》曲)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生说出想到了什么)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一、 学习目标(一)、读准5个生字,读准读通古诗,理解古诗中的词语。(二)、理解诗句,感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朗诵古诗,会默写。(三)、培养搜集信息、自主学习、想像思维、语言表达的能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电教教案(精选16篇)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3、利用电教媒体,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案例(精选15篇)

以“送”为题,读中感悟教材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描绘的是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16篇)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

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精选13篇)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5.积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设计(精选16篇)

一、教学简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通用16篇)

师:读一读课题。生读。师:很好,都读正确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提一提问题。想想可提什么问题?生:谁送谁?师:真聪明,我把这个问题记下来(板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精选17篇)

教学思路解说(说课稿)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少,很难与诗人的作品产生共鸣;其次,由于古诗的语言风格离学生现有的语感相去甚远,大多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型古诗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内容分析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讲述了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作者与老朋友辞别之事,借助景色描写体现了朋友间的难分难舍之情,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值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选12篇)

来“国培班”前,正好在学校上了一节古诗文阅读教学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天,听李作芳老师讲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策略》,再来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收获多多。...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