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案 >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

  • 教案
  • 2024-06-20 12:20
  • admin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1

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重点难点:

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

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

3.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4.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二、知识点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

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6.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重点难点:

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细胞的分化。

4.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知识点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3.植物体基本结构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整体。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6.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第二部分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一章种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3.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5.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二、知识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2.采集和制作实验标本需要注意的问题:⑴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⑵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⑶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⑷固定标本时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是落露的,没有果皮包着。

4.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这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叶呈针状就尽可能的减少了松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能适应干旱、贫瘠的陆生环境的特点。

5.裸子植物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和减轻噪声污染等具有的重要意义。

6.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第二章孢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

2.铁线蕨的生殖过程。

3.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

4.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5.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6.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知识点

1.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2.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铁线蕨生殖过程的剪贴图:铁线蕨→孢子囊→孢子。

4.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5.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6.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7.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8.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9.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0.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11.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

12.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三部分被子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

一、重点难点

1.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技能。

3.探究种子的成分。

4.对探究种子的成分的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

5.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6.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

二、知识点

1.

2.

3.

4.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的不同来区分的。有无胚乳并不是区别这两个概念的标准,具有胚乳的双子叶植物(如蓖麻、番茄等)和一些无胚乳的单子植物(如慈菇、泽泻等)。

5.在烘烤干燥的小麦种子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方法: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应略微向上倾斜且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试管壁要均匀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当管壁出现水珠时,应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免因水滴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爆裂。

6.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清洗掉。

7.在做淀粉的浆液遇碘变蓝的实验时,一定要把淀粉浆液加热,因为淀粉中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容易溶解在热水中,当其形成粘性较低的溶液时,遇碘才呈现蓝色,加温的目的是使直链淀粉能够更好地溶于水,从而使显色反应的效果明显。

8.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

9.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

10.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11.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2.胚的各部分将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器官。

第二章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一、重点难点

1.根的组成和根系的概念及根系的种类。

2.须根系与不定根的关系。

3.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4.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

5.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

6.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7.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功能之一。

8.合理施肥原理和无土栽培技术。

二、知识点

1.根主要是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的。这三种类型的根,主要是从其发生部位来划分的。

2.主根是由胚根生长发育而成根;侧根是在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在主根上生出的许多的分枝根。这种根与主根一般呈一定的角度生长。侧根可以再生侧根,反复分枝,如菜豆幼苗的根。还有一类根可以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这种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的根系绝大多数是由不定根组成的。

3.主根比较长而粗,侧根比较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根系就叫做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4.根系主根不发达,主根生出以后不久就不再继续生长了,另在原来胚轴的部位和茎的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像这样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做须根系。须根系中,主根与不定根在粗细、长短和大小上是没有区别的。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须根系。

5.植物的根系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向地性;还有向水性和向肥性。根系地下分布的深度甚至可以超过地上主茎的高度。

6.根尖分成四部分,即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7.根冠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它的外层细胞因为当根在土壤中生长时不断地受到磨擦损伤而脱落,在根冠附近的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来补充因磨擦而损伤的根冠,使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8.分生区一般全长约1~2毫米,大部分被根冠包围着,是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方。属于分生组织,能使根尖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细胞排列紧密,壁薄、核大、质稠。

9.伸长区:位于生长点和根毛区之间,长度约为几毫米。伸长区细胞逐渐伸长,细胞中液泡开始加大,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被液泡挤到细胞边缘。

10.根毛区:根毛区也叫成熟区。因为此区的细胞已停止生长,属于成熟的细胞。根毛是由一个表皮细胞形成的。

11.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它与茎、叶中的导管是相通的。这样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可以沿着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

12.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

13.根毛细胞吸水以后,水分逐步渗入到根表皮以内的每层细胞,最后进入导管,再由导管输送到茎和其他器官。

14.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

15.无土栽培是指不要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质(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第四章有机物的制造

一、重点难点

1、叶片的结构,叶片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叶片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3、光合作用的概念(包括产物、场所、原料和条件)

4、光合作用的实质。

5、光合作用的意义以及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

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二、知识点

1、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2、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3、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

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5、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

6、光合作用的公式:

7、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

8、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9、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能量的和氧气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合理密植和立体高效种植,可以将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五章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

一、重点难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2、呼吸作用的过程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4、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5、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6、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知识点

1、植物进行呼吸时,吸入体内的氧,能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有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在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原来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就会逐步释放出来。有机物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的需要,一小部分能量转变成热散发出来。

2、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公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就是为植物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动力。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有机物的制造和运输,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等,无一不需要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呼吸,呼吸的停止则意味着死亡。

4、呼吸作用还为植物体内其它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淀粉在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通过中间产物可以互相转变。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依赖于光合作用生成的;而光合作用的进行,所需的生活动力又是经呼吸作用才能释放出的。因此,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两个生理过程。

5、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所以,栽培作物和种植花卉,要使土壤保持疏松,空气流通,应当注意及时进行松土。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也是这个道理。

呼吸作用进行时,不仅会使贮存的种子、瓜果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减少,品质下降,还会因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霉烂,因而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贮藏蔬菜、瓜果和种子时,要保持低温或充加二氧化碳,来降低呼吸强度,延长贮藏时间。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7、叶肉细胞中的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当的水分。

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由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大面积的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大面积地植树造林。

第六章营养物质的运输

一、重点难点

1、芽的概念,芽的种类。

2、芽的基本结构和伸展过程。

3、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5、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6、年轮形成的原因。

7、茎的输导功能。

8、保护树皮的意义和茎的贮藏功能。

二、知识点

1、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2、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叶原基、幼叶和芽原基。

3、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少时会促进植物生长,含量稍多就会抑制植物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多生长慢或停滞。这就叫做顶端优势。当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往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并能发育成侧枝。

4、

木本植物茎

草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韧皮部、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呈筒状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5、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6、茎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而叶里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的韧皮部里的筛管运输的。

7、茎除了有输导作用外,还有贮藏作用,比如甘蔗、马铃薯、藕等植物的茎就贮藏了大量的有机物。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一、重点难点

1、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和作用。

2、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因素。

3、传粉的两种方式。

4、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征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5、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7、植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整体性。

8、利用茎进行的营养繁殖。

9、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二、知识点

1、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3、开花是指:花的各部分成熟后,花被(花萼和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几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

4、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高温才能开花,如莲和某些豆科植物;有些植物需高温暗光才能开花,如晚香玉、紫茉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大丽花;冬天开花的梅和水仙所需要的温度更低,光照更短。

5、借助昆虫传粉的花应该叫——虫媒花;借助风力传粉的花应该叫——风媒花。虫媒花与风媒花在结构上有各自的特点:花的蜜腺产生花蜜可以招引昆虫;各种小花组成的花序,形成较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也是招引昆虫的一招;枣花虽然没有鲜艳的花冠,但枣花蜜甘甜如饴,使昆虫蜂拥而至;。风媒花一般小而不明显,花被很小或退化,不具鲜艳的颜色;无香味和蜜腺;花丝细长,易为风吹摆动,散布花粉;每朵花产生的花粉粒多、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适于被风吹走。

6、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雌蕊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花粉管伸长后到达胚珠,从珠孔伸进去。随后,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就开始了受精的过程。

7、受精就是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现象。而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8、受精后花的变化:花冠和雄蕊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和种子由此形成。

9、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看,相邻细胞间由胞间连丝互相联系着,维管束贯穿于六种器官之中;从功能上看,六种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密不可分的,营养器官的生长与生殖器官的生长是互相依存的。

10、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之所以在生产上被广泛利用,就是因为它有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11、营养繁殖的的种类有:用茎繁殖,用枝繁殖,用叶繁殖。而利用植物的茎进行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其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12、培养在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上的外植体,可以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如继续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就叫做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2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

3. 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了解鼻、咽、喉的作用。

5.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6.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7.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呼吸系统的模型。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言

通过思考生活常识,弄清婴儿第一声啼哭的科学道理。

2.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通过生活经验(婴儿啼哭)引出每一个人自生下来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地呼吸。

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1通过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成统的组成。

3.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3通过阅读课文和分析资料,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4.进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呼吸道的作用。

5.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与讨论。

6.思考分析,鼻的作用及其内部结构是有限的等问题。

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特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

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6.1提问:鼻具有什么作用及内部结构特点,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

6.2训练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常识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了解到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7.交流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8.呼吸道的作用 咽的作用

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身的体会,通过身的体会,意识到边吃边说的危险

自我教育,逐渐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演示幻灯。

8.观察会厌软骨模型,

9.喉的作用

提出问题:嘴巴是不是发声器官,

了解喉是发声器官,知道应当注意保 引导学生思考喉的作用。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咽和喉的作用;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

总结本节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关注环境,加深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巩固练习 讨论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3

生物与生物学

教学目标:

1. 概述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

2.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 体展示图片:

①蚂蚁:好多好吃的哦!

②大雁:南方也是我的家!

③春芽:我也想长高哦!

④蜜蜂:花蜜是我的最爱!

⑤向日葵:我的笑脸总是迎向太阳!

⑥织布鸟:家的感觉真好!

世界是如此的神奇和美 妙! 在自然界里,我们可以观察到蚂蚁觅食、 大雁南飞、春芽吐绿、蜜蜂采蜜、葵花向阳、小鸟的筑巢和觅食等等,这些都属于生命现象。

你能举例说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命现象吗?

一、生物的概念

什么是生物?你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物的概念吗?

小结: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思考:熊猫玩具是生物吗?机器人是生物吗?

活动:火眼金睛辨识生物和非生物

多媒体展示图片:白头叶猴、手上的细菌、水蚤、蘑菇、落叶、蝉蜕后的壳

二、生物的基 本特征

1. 生物大多都有细胞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树叶上

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树叶上,虽然它们看起来那么的不同,但它们有 共同的特征。观察图片,说一说动物和植物相似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生物体大多都是由细胞组成。

2. 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一颗小小的檞果经过一段时间能长成一棵大橡树,想一想幼苗是如何长成橡树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

多媒体展示图片:葵花籽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

生物的另一特征是生长和发育。生长是变大的过程,如一粒向日葵种子萌发、生长,长出幼嫩的小叶,这就是生长。

同样,动物也要生长发育。如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长成胎儿。

小结: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3 。 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细胞要完成生长和发育等生命活动必须消耗能量 ,如此时的你正坐在教室里学习,不仅你的眼睛和大脑的细胞在工作,你的胃肠细胞在消化食物,血细胞在体内运输。若此时你受伤了,则会有一些细胞来“修补”这个创口。

生物完成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捕食

小结: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4. 生物都能繁殖

多媒体展示图片:我要飘到远方播种喽!

多媒体展示图 片:①两只鹿蛾在南天竺的叶子上交尾;②猴子:是妈妈哺育我长大!

小结: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5.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 九子各不同”,这说明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什么现象呢?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小结: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6. 生物都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小结: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如蚂蚁搬家、燕子衔泥、孔雀开屏等。

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 物。说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说出机器人和熊猫玩具都不是生物。

观察图片,思考、说出白头叶猴、手上的细菌、水蚤、蘑菇是生物;落叶和蝉蜕的壳是非生物。

观察图片,从图片上获取信息,动物由动物细胞组成,植物由植物细胞组成。

说出生物体大多是由细胞组成。

观察图片,说出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观察葵花籽的萌发生长

观察图片,说出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观察图片, 说出植物能够繁殖后代

观察图片,说出动物也要繁殖后代

观察图片,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7. 生物也要呼吸

多媒体展示图片:

① 伸伸懒腰,喘口气;

② 树:我也需要新鲜空气;

小结:生物都能呼吸。

生物除了以上的特征还有哪些特征呢?

师生共同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大多都由细胞组成;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生物都能繁 殖后代;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能够呼吸、排泄废物等。

多媒体展示视频:生物的基本特征

说出还有排泄废物等。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4

分析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优美、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免了因知识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学生:

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但他们对新学校的具体情况仍然较陌生,师生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根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相宜的课堂纪律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这种做法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初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及转变学习方式。

2.能力目标:训练思维、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材料器具:

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

教学实施步骤:

1. 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

(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2.涉及报刊有关信息:列举事例,如:成都七中学生童一在世界生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说明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我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却没有,为什么?

(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

(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欣赏: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

(提高文学修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爱生物的情感。)

5.探讨: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式学习。)

a) 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b) 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c) 出示:藤缠树的标本。学生受到启发,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

(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d) 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e) 学校食堂周围的树干与其他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f) 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g) 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h) 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i) 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

j) 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探讨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

6.拓展: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

(在此引导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查资料,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7.结束语: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

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占80%;能力目标(体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后反馈:

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后布置一篇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的文章,谈谈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通过作业反馈,全班53名学生有52名答喜欢。多数学生感悟较深:原来生物学有这么大的用处,认识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用具

多媒体、食品标签、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滴管、试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

(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

(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

(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

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

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讨论: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2、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的检测”

老师介绍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的'配制方法。

小结: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溶液呈现褪色反应。通过以上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里有一些食物,你能猜一猜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吗?

(1)作出假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即将检测的食品作出假设。填入下表。

(2)设计实验方案

我们已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分作出了假设,那么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呢?请同学们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小组讨论: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预期的实验结果等。

小结: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老师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探究方法。

(五)课堂练习

第2课时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一 、复习提问

1、食物中营养成分有哪些?

2、怎样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

二、导入新课

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指导学习。

三、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70%,是细胞达到重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

无机盐:无机盐占量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后记

本节课采用阅读、实验活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究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学效果较好。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6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内容。(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教师准备: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袁隆平在20xx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讨论分享: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1)教师PPT介绍三则生物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

①青霉素的发现、

②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

③世界断手再植奠基人,引导学生小组汇报时的条理性。

(2)学生讨论整理后分享

(3)PPT出示,小结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2、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

(3)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

3、师生共同归纳,引出生物学概念。并由叶虫的自我保护、鱼会睡觉吗?蚊子都会吸血吗?雷达是怎样设计的?“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概念。(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

(1)生物学是科学

(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三、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一些“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通过(二)(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的结论。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学生小组讨论:

同学间充分讨论,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每组请一名代表发言,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温室大棚对于植物的适应环境和优良品种遗传带来的问题),然后师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

【教学反思】

这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既然是影响就有正面的和负面的,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感受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但是学生在认识上总是存在这片面性。

这节知识是要通过辩论来让学生感受的,但是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因此辩论就显得有些不足。

补救措施:在教学最后两章时,同样涉及到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这时在进行充分的辩论较好。

一者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同时从时间上来说比较充足,会使学生从客观上有一定的认识。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⑵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2、技能目标

⑴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

⑵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3、情感目标

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二、重难点

1、重点

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难点

⑴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

⑵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1、教师 准备多媒体材料和相关用具

2、学生

课前预习:①请教家长:我是怎样来到世上的?

②请教母亲怀孕时间是多久?怀孕时有什么感觉?

③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谈谈酒精、烟草和某些药品为什么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有哪些表现。

四、教学策略

本节介绍的是人的个体形成方面的内容。学生一方面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有怀有羞怯的心情。教师在理解学生这种心情的前提下,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先给出自然界生物生殖的图片,例如花、海马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根据上学期学习的知识知道花是生殖器官。教师接着指出其实所有生物都有生殖现象,人类也同样有。生殖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现象。新生命的诞生更是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要正确的看待生殖。进入人的生殖的学习。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前对父母的'询问来回答问题,调动课堂的气氛。并且指出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加强学生的正确认识。

接着,教师让学生互相观察指出男女外观的差别,再让学生判断小孩相片的性别,让学生感觉到男女最本质的区别是生殖器官。进入生殖器官的学习。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识图,讨论或独立完成课本图iv-4和iv-6,并且完成课后习题2。教师课前准备相关的答案纸条,让先做完的那一组学生上来将答案对应的贴上去,再提问男性和女性分别哪种结构是重要的,为什么等。课后习题2的答案用投影的形式打出来。

了解了生殖系统后,进入生殖过程的学习。老师播放一段关于生殖过程的录像,请学生观看录像后,完成课前老师发下去的纸条(见附)。播放前请学生先看清楚纸条上要求回答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完成。第1题的答案用投影公布出来。在讲这道题时,结合课后习题1,让学生用课前的调查回答。在讲完第3题后,教师可以紧接着提问母亲在怀孕是神秘感受呢,遇到哪些事情,酒精、烟草和某些药物对胎儿有哪些影响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课前调查回答,体会到母亲怀孕的辛苦。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对母亲来说生育不容易,对父母来说养育子女更辛苦,飞外疼爱父母,孝敬父母。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1、通过植物体内含有水分的实验,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真情实感。

2、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的教学。

2、解读实验数据的教学。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多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计算器、水彩笔、多种图片资料。课前查阅水与植物生活和分布有关的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准备:测干小麦种子含水实验装置、多种图片资料、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讲生物圈时,大家收集过各大星球的资料,那么除地球外其他的星球有生命吗?

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各抒己见。

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他星球上有生命。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别的星球上是否有水,来作为判断是否有生命的依据,这是因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还有来自大气的降水和蕴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它进入一粒粒种子,使大地上出现点点新绿,流入片片农田,使农民脸上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讲授新课]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水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生命的源泉。水对植物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这是干燥的试管和干燥的小麦,我们用试管夹夹住装有干燥种子的试管在酒精灯上烘烤,注意,开始时,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要不断移动,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要水平烘烤,注意试管上半部有什么现象出现。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种子是干燥的,怎么还有水呢?

生:水已成为种子的组成成分。

出示课件:水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通过对这组数据的解读,质疑水与植物的构成有什么关系?生从中感悟到:水在植物体内无处不在,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拿出缺水的和水分充足的芹菜,让生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水能使植物体变得挺拔。进而启发,这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农民为什么要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施肥?通过前面知识的回顾得知: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回忆小学自然课的知识,想一想,植物吸收水分还用来干什么?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江河纵横,因而气候湿润。这对植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课本的图片资料并完成讨论题1、2,总结得出水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植物,哪里的雨量充沛,哪里的植物种类多,数量也多。

课件呈现表1,设计问题:年降水量与绿色植物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可见,水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那么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惟一因素吗?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明确影响植物分布还有阳光、温度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解读实验数据

师:水对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这样我们就要测定它们的需水量。下面我们就来看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数据,为了更好地解读实验数据,还可以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表和图,并动手动脑计算表中各时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全班交流讨论,让生从自己做的图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找出小麦需水量的规律,谈谈从题中所受的启发。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员,你将怎样合理安排小麦灌溉,既节约用水又能获得较高产量?

小结:

你从本节课中获得哪些收获?又得到哪些启发?

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让学生(安徒生童话有哪些?《海的女儿》、《丑小鸭》、《屎壳郎》、《野天鹅》、《夜莺》、《雪人》、《瓶颈》、《拇指姑娘》、《园丁与主人》、《冰雪女皇》、《小猪倌》、《笨蛋杰克》、《豌豆上的公主》《坚定的锡兵》、《肉肠签子汤》、《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飞箱》等。)对课本P51练习中李白的诗句进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使学生对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流动、永不停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循环的,这是否意味着水对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悟水对生命的可贵,从而发出节水倡议。

作业:

写一篇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呼吁的论文。

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离不水

1、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2、水可使植物保持姿态

3、水有利于光合作用

4、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二、水影响植物分布

三、解读实验数据

表1: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地点

植被情况

年降水量(mm/年)

年均温(℃)

安徽

阔叶

1140

15、8

海南

热带雨林

2410

23、3

陕西

森林

820

13、5

甘肃

草地

510

7、0

都兰

草地

250

2、1

民丰(新疆)

沙漠

40

11、2

且末(西藏)

戈壁

40

10、6

教后记: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但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课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源。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9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设计

什么是生物?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提出问题:“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在讲述种子形成的时候,应该注意呼应前面讲过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前面曾经讲过的种皮、胚、胚乳都要在这节课里找到来源。到这里为止,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这一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来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联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联系到一起的(根尖中开始出现导管,尚未形成维管束,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才逐渐出现维管束,这一点应该向学生讲清楚)。通过复习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

有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最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讨论或讲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手段: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什么是传粉?

2、传粉的方式有几种?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不论是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传粉完成后,花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受精的过程: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过程)

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

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

2、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

3、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讲解: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由子房发育成了果实。

提问:1、子房的结构是怎样的?

2、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回答、总结种子的结构。

播放录像:介绍果实的结构。

提问:请对比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二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推测果实的各部分结构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三、反馈、巩固:

请举些日常食用的农产品的例子,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部分?

组织学生回答,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受精的过程: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1、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2、观察新摘下来的一些豌豆、蚕豆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豆荚,并挑出不十分饱满的豆荚。然后,打开这些豆荚并与饱满豆荚进行比较。发育不完全的种子,是未被花粉受精的胚珠。

【七年级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08-26

七年级生物教案01-12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08-26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08-26

七年级生物教案范本03-28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1-06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1-11

七年级生物教案: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08-25

七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0篇)01-05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9-02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