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案 >

《养花》教学设计(精选13篇)

  • 教案
  • 2024-06-09 10:27
  • admin

《养花》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养花》教学设计 篇1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中国语文名网“中学语文在线”

一、在活动实践中理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自学了课文,并且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先生及观众朋友的身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跃跃欲试,齐答)准备好了。

(移开讲台,模拟中央台《艺术与人生》布置)

[评: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阅读、自学后开展以课文内容为中心的现场谈话节目,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听说的实践平台,学生就能学得主动、积极。]

师: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艺术与人生》栏目,今天我们的特邀嘉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任选4名准备好的老舍先生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

师:我们今天说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老舍先生养花,下面请记者朋友、观众朋友们与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1——生4为老舍先生扮演者,其它为观众及记者)

生:我是东方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您养些什么花?

生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比如菊花、昙花、桂花等。

生:您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

生3:(看同伴一时接不上,抢着说)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北京的气候,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欢闹霜冻,这些对养花来说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台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养花?

生1:因为我很爱花,而且我觉得养花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生:我是明珠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你对养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觉得养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长期行走,也不能长久地坐,但因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时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浇浇这棵,搬搬这盆,然后再写,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

师:(问其它老舍)还有吗?

生4:我觉得养花能增长知识。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4:(想了会儿)比如:有的花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别多浇水。

师:您不觉得辛苦吗?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乐趣。

生:有什么乐趣?

生2:花分根后送给朋友们一些,觉得自己的劳动果实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觉得很高兴。

生1:昙花开放的时候,约朋友来观赏,自己觉得很骄傲。

生:请问老舍先生,您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场暴雨,隔壁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根。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伤心。

师:既然很伤心,还觉得有乐趣吗?

生1:有,因为毕竟高兴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

师:那次菊秧被砸死后,您是怎么处理的?

(四学生相互看了看,不知如何回答)

师:为了观点统一,允许你们商量商量,也请下面的观众、记者讨论讨论,猜一猜。

(约两分钟后)

师:咱们先听观众猜一猜。

生:我想老舍先生可能后来又种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活。

生:我想老舍先生把倒塌的墙砖慢慢捡了起来,救活了一些菊秧。

师:老舍先生,您究竟是怎样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样呢?

生3:菊秧被砸死后,我们收捡了残砖破瓦,却发现有一些经过拯救还有活的希望。于是,我们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来,它们果然活了,还开出了美丽的花。

师:您的心情……

生3:我很激动。

生4: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欢喜。

生1:有一种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师:(朝观众)朋友们,你们有过这种乐趣吗?

生:有。我以前种紫罗兰的时候,花盆被楼上的砖掉下来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伤心地几天不忍心去看它,可是后来它竟然开花了,我觉得真是一种乐趣。

生:我也有。我第一次养桅枝花时,为了让它早点开,就放了一些肥料。结果没过几天,花就被烧死了,我伤心地哭了。可是后来,在妈妈的鼓励指导下,我又养了一盆。去年开了花,我觉得非常高兴。

师:那么,大家觉得伤心事有一种什么乐趣呢?(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3:有一种遇到困难再奋斗的乐趣。

生:有关切朋友的乐趣。

生:有“有笑有泪”的乐趣。

师:是的,有喜有忧更有乐趣。

[评:给学生充分地表达的机会,学生的潜力会得到充分的展示。但当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时,教师自然的点拨显得多么及时精妙,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理解中的难点。]

师:看来,老舍先生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节目到此结束,感谢老舍先生,感谢观众记者朋友。(掌声)

[评:教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地平等交流,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去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在听说中加深了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在交流中自由放飞了自己的思想,正是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在引导点拨中感悟

师:我发现在刚才的节目中,大家都能按要求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进行交流,而且把握重点也很准,主要是什么呢?

生: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师:是的,不过刚才我们谈的关于养花的乐趣比较零散。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综合地说一说,老舍先生所谈的养花的乐趣有哪些?

(生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生:养花的乐趣主要有:一是养花可以增长知识;二是养花有益身心健康;三是养花能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四是养花能使人体会喜忧的快乐。

师:你是从哪个地方体会到“养花能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的?

生:第五自然段。(朗读)

师: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这是养花的什么?

生:这是养花的成果。

师:想一想,养花是不是只有这三件成果?

生:不是。

师:还可能有哪些?

生:还可能花落了,结果了,可以吃果子。

生:还可能在菊花开的时候,送去参加展览获奖。

师:既然有这么多成果,为什么作者只写这三件?请大家都默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体会作者写这一段究竟是想说什么?

(生默读、思考、指名答)

生:我觉得主要是写面对这些成果的感受。我是从“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句话看出来的。

师:什么感受?

生:特别喜欢。

生:我觉得还很骄傲。我是从第一句话看出来的。

生:我还觉得很自豪。我是从“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看出来的。因为举着蜡烛在夜间看难见的昙花开,朋友们肯定要赞叹,所以我就很自豪。

生:我不同意他说的“举着蜡烛”。因为秉烛夜游的意思是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也许是举着灯笼呢?

师:嗯,用词是要准确。那么这种喜欢、骄傲、自豪是一种什么乐趣呢?

生:是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

师:对,这种理解更准确了。

[评:理解不够准确时,需扎实地读读课文,深入地研究课文,毕竟课文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

师:最后一段与前边具体的讲述有什么联系?

生:最后一段是总结,前面是分述。

师:那么从作者讲的养花的乐趣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花的什么感情?

生:我体会到作者很爱花。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花之情的?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再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体会最深的一段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朗读,读得好的掌声鼓励)

师:通过了解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面对生活中的忧伤与不快,我们也应该向老舍先生一样坦然面对,因为生活的乐趣就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生:我体会到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能害怕它,而要向老舍先生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并且克服,这样才能象老舍先生养花一样体会到乐趣。

生:我体会到,老舍先生对养花这么小小的事就能做得有滋有味,我们对待其它的事也要象他一样认真做,就能得到乐趣。

[评:这样的体会恐怕不是只用思想教育几个字说得透的,因为教师在教学引导中真正拨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所以感悟得如此深刻。]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这些有哲理的话简直可以写成名人名言了。不过,大家可别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把你们的体会真正融入你们的学习、生活,你们会真正得到生活的乐趣。那么在写法上还有没有收获呢?

生:我收获到,在写作时要写清自己的感受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把它写清楚。

生:我给他补充一点,还要有条理地分成几部分来写。

三、在课外练笔中运用

师:老舍先生不愧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养花》竟给我们这么多启发。同学们,你们在养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写出来让大家同你分享吗?

(有些赞同地点头,有些显出为难的样子)

师:如果觉得有困难,也可以写写你最喜爱的花草。

(生铺开纸笔,开始写作)

[评:实施分层的习作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

[总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落实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艺术与人生》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人都乐于参与学习,参与倾听表达。同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作业练习等,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正确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虽然教学是以活动促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并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在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交流、运用,同时鼓励学生自觉地将角色语言带进课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丝毫包办代替,机械控制,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因势利导,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理解感悟上的难点、疑点、误点进行了点拨。

四、注重了对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确导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的训话,而是在学生理解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步步引导。通过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

五、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教师从一进入课堂便与学生平等而坐,面对面地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谈。学生不感到压力与紧张,只觉得有自我表现的轻松与自由,使课堂时时充满着活力,即使在后半节的教学中教师也始终以鼓励的语言对待每个孩子,所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养花》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简析:

《养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从家中收集一些有关花卉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回忆或向家长了解一些养花的常识或经历。

五、教学用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检查预习,掌握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交流资料,理解作者养花的原因及养花的种类。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花卉图片,说说花卉的名称。

2、交流养花的知识和乐趣。

3、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词,纠正错误的读音;说说难记、难写的字。

2、说说预习课文之后对老舍先生养花的经历有哪些了解。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默读全文,思考:老舍先生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画出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句)。

2、由中心句回顾全文,理清课文脉络,说说课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交流。

(四)理解作者养花的原因及种类。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写了养花的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3、自由读第2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指导朗读。

(五)自由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继续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老舍先生总结出养花有哪些乐趣呢?他又是怎样把这么多种乐趣写具体、写清楚的?

(二)理解3 6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种种乐趣写具体的。

1、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细读,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每一种乐趣写具体的。

2、分组(根据选择的相关段落)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学习作者言之有序、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3 6段,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全文

1、指名读第7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自由读,体会其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作业:

1、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2、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一种乐趣,注意写具体。

[板书设计]

13、养花

长见识

有益身心

养花的原因 养花的好处 分享快乐 总结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

[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校语文课题组正式启动了《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的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们侧重于开发整合家庭课程资源。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抓住一些精读课文在开发整合家庭课程资源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老舍先生的这篇《养花》真实地叙述了他养花的乐趣,而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养花的见识。因此,在课前,我着重布置了他们回忆或向家长了解一些养花的常识和经历;上课之初,带领他们交流,因此,他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他们读起来也觉得兴味盎然,理解作者养花的乐趣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体会到了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益处,真可谓是 磨刀不误砍柴功 !

但是,在本课的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对学生的鼓励很重要。因为,以前,我们很少强调让学生回家去搜集资料,学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和经验,而现在,他们在老师的倡导下居然做得很好。为了让他们养成课前主动开发资源的习惯,我认为,及时的表扬与鼓励非常重要,我们班有一个叫王键的小男生,第一次搜集资料就很成功,我表扬了他几次,后来,他居然就能坚持下来了,我没有布置时,他也能主动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源。今后,我打算对其他学生也要多给予肯定。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小组合作交流的。在这一课中,我让学生交流的是:老舍先生是怎样把每一种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交流之前,我没有作任何指导,后来,我加入到几个小组中才发现,只有少数尖子生能说清楚,多数学生还是辞不达意。因此,我意识到,交流之前,应有所示范,有所指导。

总之,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相信我的学生会越来越棒,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越来越精彩。

《养花》教学设计 篇7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养花》是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四组第二篇课文,老舍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写了养花过程中的真切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知识。

学习本组课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们交流,有疑问和同学讨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的段落,学习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难点是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养花》: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这篇课文是围绕“乐趣”这条主线展开的,因此,我拟定了以下教法:

(1)演示教学法。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看课件的画面,缩短了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变序教学法。根椐教材特点,不采用从段到到篇的程序教学,而是抓住“乐趣”这个词,学生想学哪一部分就深入学习课文哪一部分。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说学法

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为本课确定的学法是: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学生可以围绕养花“乐趣”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合作、讨论法。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围绕“老舍先生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和“课文是怎样把养花乐趣写具体的”这两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这不但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还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并使用学生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说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乐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养花》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知道了《养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想知道养花的乐趣)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二)直奔重点,寻找“乐趣”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找出重点句,并引导学生讨论:“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2)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比较句子:

①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②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3)听录音,全班齐读。

(4)谁还喜欢这段话,请你读。

(5)老舍先生种的花很美,句子也写得很美,老师也想读这个句子,咱们一起读好吗?

(6)养花的确有很多乐趣,大家再来分享一下养花的乐趣,一齐读这些句子。

2、感悟、朗读重点句,使用学生经纶这句话从养花的“成果之乐、情趣之乐、意义之乐“这三方面写养花的乐趣。

(三)探究重点,体会“乐趣”

谈话: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句子,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1、导读表现“情趣之乐”的有关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有关“情趣之乐”的内容找出来。

(2)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导读表现“成果之乐”有关内容。

(1)课文讲养花的“成果之乐”,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2)自由读,这读边想。

(3)班上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①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再指名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体会这句话的同学都站起来分享一下老舍先生的成果这之乐,一齐读这些句子。

3、导读表现“意义之乐”的有关内容。

(1)自由读、边读边找。

(2)小组交流:文中哪些地方是写“意义之乐“的内容。

(3)重点引导体会: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谁能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呢?(原意不变)

4、把最能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抄下来。

(四)回归整体,深化“乐趣“

1、有感情的.读课文。

2、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A、思想方面;B、写作方面;c、有感情朗读等。

(五)拓展延伸,实践“乐趣”

通过让学生去想,学写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热爱,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这第么多,请有养花经验的同学说一说你养花的乐趣是什么。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像老舍先生那样在生活中发现和培养生活的乐趣,我们将会受益匪浅。

《养花》教学设计 篇8

一、在活动实践中理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自学了课文,并且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先生及观众朋友的身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跃跃欲试,齐答)准备好了。

(移开讲台,模拟中央台《艺术与人生》布置)

评: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阅读、自学后开展以课文内容为中心的现场谈话节目,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听说的实践平台,学生就能学得主动、积极。

师: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艺术与人生》栏目,今天我们的特邀嘉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任选4名准备好的老舍先生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

师:我们今天说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老舍先生养花,下面请记者朋友、观众朋友们与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1——生4为老舍先生扮演者,其它为观众及记者)

生:我是东方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您养些什么花?

生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比如菊花、昙花、桂花等。

生:您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

生3:(看同伴一时接不上,抢着说)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北京的气候,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欢闹霜冻,这些对养花来说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台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养花?

生1:因为我很爱花,而且我觉得养花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生:我是明珠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你对养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觉得养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长期行走,也不能长久地坐,但因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时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浇浇这棵,搬搬这盆,然后再写,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

师:(问其它老舍)还有吗?

生4:我觉得养花能增长知识。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4:(想了会儿)比如:有的花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别多浇水。

师:您不觉得辛苦吗?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乐趣。

生:有什么乐趣?

生2:花分根后送给朋友们一些,觉得自己的劳动果实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觉得很高兴。

生1:昙花开放的时候,约朋友来观赏,自己觉得很骄傲。

生:请问老舍先生,您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场暴雨,隔壁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根。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伤心。

师:既然很伤心,还觉得有乐趣吗?

生1:有,因为毕竟高兴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

师:那次菊秧被砸死后,您是怎么处理的?

(四学生相互看了看,不知如何回答)

师:为了观点统一,允许你们商量商量,也请下面的观众、记者讨论讨论,猜一猜。

(约两分钟后)

师:咱们先听观众猜一猜。

生:我想老舍先生可能后来又种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活。

生:我想老舍先生把倒塌的墙砖慢慢捡了起来,救活了一些菊秧。

师:老舍先生,您究竟是怎样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样呢?

生3:菊秧被砸死后,我们收捡了残砖破瓦,却发现有一些经过拯救还有活的希望。于是,我们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来,它们果然活了,还开出了美丽的花。

师:您的心情……

生3:我很激动。

生4: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欢喜。

生1:有一种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师:(朝观众)朋友们,你们有过这种乐趣吗?

生:有。我以前种紫罗兰的时候,花盆被楼上的砖掉下来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伤心地几天不忍心去看它,可是后来它竟然开花了,我觉得真是一种乐趣。

生:我也有。我第一次养桅枝花时,为了让它早点开,就放了一些肥料。结果没过几天,花就被烧死了,我伤心地哭了。可是后来,在妈妈的鼓励指导下,我又养了一盆。去年开了花,我觉得非常高兴。

师:那么,大家觉得伤心事有一种什么乐趣呢?(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3:有一种遇到困难再奋斗的乐趣。

生:有关切朋友的乐趣。

生:有“有笑有泪”的乐趣。

师:是的,有喜有忧更有乐趣。

评:给学生充分地表达的机会,学生的潜力会得到充分的展示。但当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时,教师自然的点拨显得多么及时精妙,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理解中的难点。

师:看来,老舍先生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节目到此结束,感谢老舍先生,感谢观众记者朋友。(掌声)

评:教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地平等交流,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去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在听说中加深了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在交流中自由放飞了自己的思想,正是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在引导点拨中感悟

师:我发现在刚才的节目中,大家都能按要求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进行交流,而且把握重点也很准,主要是什么呢?

生: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师:是的,不过刚才我们谈的关于养花的乐趣比较零散。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综合地说一说,老舍先生所谈的养花的乐趣有哪些?

(生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生:养花的乐趣主要有:一是养花可以增长知识;二是养花有益身心健康;三是养花能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四是养花能使人体会喜忧的快乐。

师:你是从哪个地方体会到“养花能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的?

生:第五自然段。(朗读)

师: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这是养花的什么?

生:这是养花的成果。

师:想一想,养花是不是只有这三件成果?

生:不是。

师:还可能有哪些?

生:还可能花落了,结果了,可以吃果子。

生:还可能在菊花开的时候,送去参加展览获奖。

师:既然有这么多成果,为什么作者只写这三件?请大家都默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体会作者写这一段究竟是想说什么?

(生默读、思考、指名答)

生:我觉得主要是写面对这些成果的感受。我是从“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句话看出来的。

师:什么感受?

生:特别喜欢。

生:我觉得还很骄傲。我是从第一句话看出来的。

生:我还觉得很自豪。我是从“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看出来的。因为举着蜡烛在夜间看难见的昙花开,朋友们肯定要赞叹,所以我就很自豪。

生:我不同意他说的“举着蜡烛”。因为秉烛夜游的意思是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也许是举着灯笼呢?

师:嗯,用词是要准确。那么这种喜欢、骄傲、自豪是一种什么乐趣呢?

生:是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

师:对,这种理解更准确了。

[评:理解不够准确时,需扎实地读读课文,深入地研究课文,毕竟课文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

师:最后一段与前边具体的讲述有什么联系?

生:最后一段是总结,前面是分述。

师:那么从作者讲的养花的乐趣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花的什么感情?

生:我体会到作者很爱花。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花之情的?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再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体会最深的一段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朗读,读得好的掌声鼓励)

师:通过了解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面对生活中的忧伤与不快,我们也应该向老舍先生一样坦然面对,因为生活的乐趣就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生:我体会到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能害怕它,而要向老舍先生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并且克服,这样才能象老舍先生养花一样体会到乐趣。

生:我体会到,老舍先生对养花这么小小的事就能做得有滋有味,我们对待其它的事也要象他一样认真做,就能得到乐趣。

评:这样的体会恐怕不是只用思想教育几个字说得透的,因为教师在教学引导中真正拨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所以感悟得如此深刻。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这些有哲理的话简直可以写成名人名言了。不过,大家可别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把你们的体会真正融入你们的学习、生活,你们会真正得到生活的乐趣。那么在写法上还有没有收获呢?

生:我收获到,在写作时要写清自己的感受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把它写清楚。

生:我给他补充一点,还要有条理地分成几部分来写。

三、在课外练笔中运用

师:老舍先生不愧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养花》竟给我们这么多启发。同学们,你们在养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写出来让大家同你分享吗?

(有些赞同地点头,有些显出为难的样子)

师:如果觉得有困难,也可以写写你最喜爱的花草。

(生铺开纸笔,开始写作)

评:实施分层的习作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

总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落实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艺术与人生》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人都乐于参与学习,参与倾听表达。同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作业练习等,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正确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虽然教学是以活动促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并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在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交流、运用,同时鼓励学生自觉地将角色语言带进课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丝毫包办代替,机械控制,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因势利导,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理解感悟上的难点、疑点、误点进行了点拨。

四、注重了对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确导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的训话,而是在学生理解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步步引导。通过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

五、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教师从一进入课堂便与学生平等而坐,面对面地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谈。学生不感到压力与紧张,只觉得有自我表现的轻松与自由,使课堂时时充满着活力,即使在后半节的教学中教师也始终以鼓励的语言对待每个孩子,所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养花》教学设计 篇9

一、在活动实践中理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自学了课文,并且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先生及观众朋友的身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跃跃欲试,齐答)准备好了。

(移开讲台,模拟中央台《艺术与人生》布置)

[评: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阅读、自学后开展以课文内容为中心的现场谈话节目,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听说的实践平台,学生就能学得主动、积极。]

师: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艺术与人生》栏目,今天我们的特邀嘉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任选4名准备好的老舍先生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

师:我们今天说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老舍先生养花,下面请记者朋友、观众朋友们与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1——生4为老舍先生扮演者,其它为观众及记者)

生:我是东方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您养些什么花?

生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比如菊花、昙花、桂花等。

生:您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

生3:(看同伴一时接不上,抢着说)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北京的气候,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欢闹霜冻,这些对养花来说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台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养花?

生1:因为我很爱花,而且我觉得养花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生:我是明珠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你对养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觉得养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长期行走,也不能长久地坐,但因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时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浇浇这棵,搬搬这盆,然后再写,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

师:(问其它老舍)还有吗?

生4:我觉得养花能增长知识。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4:(想了会儿)比如:有的花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别多浇水。

师:您不觉得辛苦吗?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乐趣。

生:有什么乐趣?

生2:花分根后送给朋友们一些,觉得自己的劳动果实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觉得很高兴。

生1:昙花开放的时候,约朋友来观赏,自己觉得很骄傲。

生:请问老舍先生,您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场暴雨,隔壁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根。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伤心。

师:既然很伤心,还觉得有乐趣吗?

生1:有,因为毕竟高兴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

师:那次菊秧被砸死后,您是怎么处理的?

(四学生相互看了看,不知如何回答)

师:为了观点统一,允许你们商量商量,也请下面的观众、记者讨论讨论,猜一猜。

(约两分钟后)

师:咱们先听观众猜一猜。

生:我想老舍先生可能后来又种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活。

生:我想老舍先生把倒塌的墙砖慢慢捡了起来,救活了一些菊秧。

师:老舍先生,您究竟是怎样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样呢?

生3:菊秧被砸死后,我们收捡了残砖破瓦,却发现有一些经过拯救还有活的希望。于是,我们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来,它们果然活了,还开出了美丽的花。

师:您的心情……

生3:我很激动。

生4: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欢喜。

生1:有一种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师:(朝观众)朋友们,你们有过这种乐趣吗?

生:有。我以前种紫罗兰的时候,花盆被楼上的砖掉下来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伤心地几天不忍心去看它,可是后来它竟然开花了,我觉得真是一种乐趣。

生:我也有。我第一次养桅枝花时,为了让它早点开,就放了一些肥料。结果没过几天,花就被烧死了,我伤心地哭了。可是后来,在妈妈的鼓励指导下,我又养了一盆。去年开了花,我觉得非常高兴。

师:那么,大家觉得伤心事有一种什么乐趣呢?(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3:有一种遇到困难再奋斗的乐趣。

生:有关切朋友的乐趣。

生:有“有笑有泪”的乐趣。

师:是的,有喜有忧更有乐趣。

[评:给学生充分地表达的机会 ,学生的潜力会得到充分的展示。但当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时,教师自然的点拨显得多么及时精妙,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理解中的难点。]

师:看来,老舍先生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节目到此结束,感谢老舍先生,感谢观众记者朋友。(掌声)

[评:教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地平等交流,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去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在听说中加深了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在交流中自由放飞了自己的思想,正是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在引导点拨中感悟

师:我发现在刚才的节目中,大家都能按要求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进行交流,而且把握重点也很准,主要是什么呢?

生: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师:是的,不过刚才我们谈的关于养花的乐趣比较零散。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综合地说一说,老舍先生所谈的养花的乐趣有哪些?

(生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生:养花的乐趣主要有:一是养花可以增长知识;二是养花有益身心健康;三是养花能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四是养花能使人体会喜忧的快乐。

师:你是从哪个地方体会到“养花能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的?

生:第五自然段。(朗读)

师: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这是养花的什么?

生:这是养花的成果。

师:想一想,养花是不是只有这三件成果?

生:不 是。

师:还可能有哪些?

生:还可能花落了,结果了,可以吃果子。

生:还可能在菊花开的时候,送去参加展览获奖。

师:既然有这么多成果,为什么作者只写这三件?请大家都默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体会作者写这一段究竟是想说什么?

(生默读、思考、指名答)

生:我觉得主要是写面对这些成果的感受。我是从“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句话看出来的。

师:什么感受?

生:特别喜欢。

生:我觉得还很骄傲。我是从第一句话看出来的。

生:我还觉得很自豪。我是从“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看出来的。因为举着蜡烛在夜间看难见的昙花开,朋友们肯定要赞叹,所以我就很自豪。

生:我不同意他说的“举着蜡烛”。因为秉烛夜游的意思是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也许是举着灯笼呢?

师:嗯,用词是要准确。那么这种喜欢、骄傲、自豪是一种什么乐趣呢?

生:是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

师:对,这种理解更准确了。

[评:理解不够准确时,需扎实地读读课文,深入地研究课文,毕竟课文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

师:最后一段与前边具体的讲述有什么联系?

生:最后一段是总结,前面是分述。

师:那么从作者讲的养花的乐趣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花的什么感情?

生:我体会到作者很爱花。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花之情的?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再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体会最深的一段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朗读,读得好的掌声鼓励)

师:通过了解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面对生活中的忧伤与不快,我们也应该向老舍先生一样坦然面对,因为生活的乐趣就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生:我体会到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能害怕它,而要向老舍先生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并且克服,这样才能象老舍先生养花一样体会到乐趣。

生:我体会到,老舍先生对养花这么小小的事就能做得有滋有味,我们对待其它的事也要象他一样认真做,就能得到乐趣。

[评:这样的体会恐怕不是只用思想教育几个字说得透的,因为教师在教学引导中真正拨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所以感悟得如此深刻。]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这些有哲理的话简直可以写成名人名言了。不过,大家可别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把你们的体会真正融入你们的学习、生活,你们会真正得到生活的乐趣。那么在写法上还有没有收获呢?

生:我收获到,在写作时要写清自己的感受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把它写清楚。

生:我给他补充一点,还要有条理地分成几部分来写。

三、在课外练笔中运用

师:老舍先生不愧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养花》竟给我们这么多启发。同学们,你们在养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写出来让大家同你分享吗?

(有些赞同地点头,有些显出为难的样子)

师:如果觉得有困难,也可以写写你最喜爱的花草。

(生铺开纸笔,开始写作)

[评:实施分层的习作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

[总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落实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艺术与人生》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人都乐于参与学习,参与倾听表达。同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作业练习等,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养花》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及新词,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否定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老舍先生从养花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乐趣?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带来了一些花,给大家看看。(点课件)

2、看了这些花,有什么感受?同学们,你喜欢花吗?哪位同学养过花?把你养花的感受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步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今天,我们学习《养花》。板书:23 养花(齐读课题)

2、大家都预习了,作者是谁?来,把你们了解的有关老舍先生的情况讲一讲。(生读有关老舍的资料)

3、我们今天学的《养花》就是老舍写的一篇散文。我们先不看书。好多同学都养过花,那假如要你以《养花》为题目,写篇作文,你会写些什么呢?在小组内先议一议,再谈一谈。

4、指名交流,教师归纳

5、同学们谈了很多。那现在我们打开书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又是怎么写《养花》的。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6、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刚才构思的《养花》和老舍先生写的《养花》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

7、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检查评价初读情况。

交流内容:(1)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2)养花很辛苦。(3)养花能增长知识。

(4)养花能与别人分享

8、有人觉得这篇文章有点乱,一会儿写这一会儿写那。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课文重点围绕什么来写?在哪一段点出来了?(学生交流)

9、教师归纳:是啊,这篇文章不像我们学过的很多记叙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但是,就像刚才两位同学说的,看起来内容很散乱,但都是围绕养花的乐趣来写,这就叫散文。齐读最后一段。

10、围绕 养花 ,提出不懂的问题。

(1) 花草自己会奋斗 是什么意思?

(2)养花很辛苦,而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进一步朗读课文。课下搜集并了解老舍先生作品。

第二课时

一、在品读语言中感悟养花情趣

(一)、复习旧知导入,齐读最后一段

(二)、作者至始至终对养花包含着一种怎样的感情?(热爱)能用文中的原话回答吗?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边读边看眉批、推想 工夫 、 计较 的含义。

(三)、1、老舍先生对养花的热爱让他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先生,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一起来咀嚼这份有喜笑、有忧泪的闲情雅趣吧!

2、学生默读第2 6自然段,结合眉批提示,勾画出最令人回味的句子并作批注。

3、全班交流:

感受养花的喜与笑(围绕2---4自然段交流)

师:老舍先生对养花中体会到的的喜与笑在文中哪些地方得以体现呢?

交流:(1)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会奋斗的花草 指生命力强,能迎风斗雪、战胜自然灾害的花草。)这是作者养花的特点。

(2)作者养花,不是对花 置之不理 ,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

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 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

(3)养花有益身心。 有益身心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的感情。)

探讨:

a.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 感谢 、 照顾 等词饱含了老舍对养花的什么情感?

b.作者两次使用 腰酸腿疼 、 热汗直流 ,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 这是多么有意思呀! 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感受,这是苦中有乐,是劳动带来的快乐。

(4)、出示句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4)、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感受养花的忧与泪(围绕第六自然段交流)

、老舍先生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有什么感受呢?哪些语句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既然很伤心,还觉得有乐趣吗?

、如果你是老舍先生,那次菊秧被砸死后,你会怎么处理的?为了观点统一,允许你们商量商量,讨论讨论,猜一猜。

、交流:老舍先生究竟是怎样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样呢?您的心情 (失而复得的欢喜,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你们有过这种乐趣吗?那么,大家觉得伤心事有一种什么乐趣呢?

师:是的,有喜有忧更有乐趣。看来,老舍先生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

感受与人分享的乐趣(围绕第五自然段交流)

师:养花的乐趣不仅仅是令作者自己可以增长知识;在劳动中有益身心健康;使人体会喜忧的快乐。还有最令作者感到自豪的事吗?(养花能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你是从哪个地方体会到的?闻香味,看花开,送花给别人,这是养花的什么?

(1)、想一想,养花是不是只有这三件成果?还可能有哪些?

师:既然有这么多成果,为什么作者只写这三件?请大家都默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体会作者写这一段究竟是想说什么?(生默读、思考、指名答)

(2)、出示句子第五自然段

抓住 骄傲 、 秉烛夜游 体会朋友的赞叹,我的自豪。

(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那么这种喜欢、骄傲、自豪是一种什么乐趣呢?

(是享受与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

(4)、读出你们的赞叹,读出作者的自豪来!齐读第五自然段

(5)、养花的乐趣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否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作者从养花中得到这些乐趣。看着板书齐读最后一段。

二、在引导点拨中学习语言特色

师:我们知道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的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a、这篇文章用词丰富,有的词很通俗、很平常,就像一位老伯伯在聊天,说些家常话。比如:花开得好坏大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b、老舍先生的语言简练,例如:冬冷、春天多风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c、在老舍的笔下,花儿似乎成了他的朋友。如: 运动场 、 生病 、 感谢 等。

师:同学们研究得很有心得。老师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这么一段话,评价老舍先生语言艺术特色的,摘录下来给大家看看。(齐读:文笔质朴无华,如水银泄地般地流畅,又像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浅显易懂。)

三、在总结拓展中升华延伸

师:老舍先生就是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养花的乐趣,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热爱劳动、享受生活)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这些有哲理的话简直可以写成名人名言了。不过,大家可别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把你们的体会真正融入你们的学习、生活,你们会真正得到生活的乐趣。

师:花是美的象征,美的天使,而作家老舍通过劳动,创造了美,给生活带来了乐趣,让人深深感受到他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师:老舍先生的作品还有很多,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老舍先生有了兴趣。同学们回家后自己阅读,课下我们再交流自己的感悟。

四、在课外练笔中实践运用

师:老舍先生不愧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养花》竟给我们这么多启发。同学们,你们在养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写出来让大家同你分享吗?如果觉得有困难,也可以写写你最喜爱的花草。

板书设计: 23 养 花

有喜有忧

既须劳动 有笑有泪 又长见识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 ↗

乐趣无穷

享受生活

《养花》教学设计 篇11

一、落实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艺术与人生》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人都乐于参与学习,参与倾听表达。同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作业练习等,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正确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虽然教学是以活动促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并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在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交流、运用,同时鼓励学生自觉地将角色语言带进课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丝毫包办代替,机械控制,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因势利导,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理解感悟上的难点、疑点、误点进行了点拨。

四、注重了对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确导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的训话,而是在学生理解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步步引导。通过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

五、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教师从一进入课堂便与学生平等而坐,面对面地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谈。学生不感到压力与紧张,只觉得有自我表现的轻松与自由,使课堂时时充满着活力,即使在后半节的教学中教师也始终以鼓励的语言对待每个孩子,所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养花》教学设计 篇12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著名语言艺术大师老舍先生1951年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 我 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 我 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文章中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从养花当中得到的乐趣. 有喜,有笑,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视为养花的乐趣,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我们都好理解.可 有忧,有泪 怎么会成为养花的乐趣的呢 课文到这里似乎充满了矛盾.这也正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所在.

关于 有忧,有泪 ,在课文中,老舍是这样描述的: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其实,你解决好了下面几个问题,这个难点也就突破了.1,为什么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因为他们很伤心,难过.2,从哪看出他们伤心的程度 从能清楚地历数出被砸死的菊花的棵数和种数,从 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中,感受到的.3,死了一些花居然还去仔细清点一番,详细了解死了多少棵,多少种; 居然全家人都好几天不开心,足见他们的伤心程度.那是因为什么而使得他们如此伤心呢 一切都缘于对花的喜欢.通过这个看似伤感的小插曲,全家人强烈的爱花惜花之情更是不言自明了.就像跟你亲如伙伴的小狗与你家的某只鸡受伤了,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一样,心疼正是因为心中有爱.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套用一句老话:酸甜苦辣才是生活的本味啊!无忧只喜,无泪只笑,生活就变得了无味道了.再加上,老舍就爱种那些 好种易活 的, 自己会奋斗的 花草,这就正是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 他知道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作者在这一节流露出来的对花的深爱之情与全篇洋溢着的爱花之情是一脉相通的.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有忧有泪,只因养花本身是一种乐趣.

《养花》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努力追寻着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别具特色。在《养花》公开教学时,我采用了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即聘请三位同学做老舍的代理人,而后请下面的同学就课文内容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向 老舍 发问。但是独领风骚的外在形式并没有使内在的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展露。相反,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显得有点零乱无章,而我声情并茂的解析和总结也没起到力挽狂澜的成效。

新课改滋润着我的课堂教学,并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但由于我过于注重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使《养花》这篇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文章并没有得到合理的、预期的教学效果。思来想去,这篇文章朴实无华、于平淡中蕴涵着深刻的意味和道理。教学中更应侧重于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应相机抓住文中一些重点句子适时引导、点拨,反复朗读,使生情感得到升华,让浅显的道理铭刻于学生心中。

繁文缛节,新颖的外壳并不是新课改的精髓所趋,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还在于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别出心裁的教学手段来为教学内容服务。毕竟,内容主宰着一切外在形式嘛。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这篇课文是老舍比较有名的一篇散文,无论是文章的思想、结构,还是语言的表达都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范文。结合本班同学作业中常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欣赏作者的谴此造句中感悟作者的语言魅力,体会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以此受到熏陶,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一、区别 须 与 需 。

在学生的作业中,同音字、形近字混淆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十遍八遍地更正仍然不见效。例如《养花》一课中出现的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中的 须 ,很多学生就与 需要 的 需 混为一谈。教学中,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 需 ,而用 须 。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不但明确了两字的异同,而且进一步体会到了老舍用词的准确。更可喜的是,在后来的作业和考试中,同学们都能准确地使用这两个字。

二、适时背诵,积累好词句。

语文的学习,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其中积累好词好句很重要。这种语文的实践活动应适时在课堂上落实。在教学《养花》时,当同学们找到概括老舍养花乐趣的那句话时,我决定把这一重要的句子板书出来。利用板书的间隙,我鼓励学生把它背下来,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边板书,他们边背。待我板书结束,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已背下句子。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可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预设与生成,会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性。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是小学课本的传统篇目之一,大多数教学设计总是以 感受养花之乐 作为中心话题,以 找乐趣 谈乐趣 读乐趣 为教学思路,这种教学的不足是:首先,忽视了对老舍先生的爱花之情的感悟。正是因为老舍先生爱花情深,才有了养花之事和养花之乐,脱离了爱花之情来谈养花之乐,恰似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就乐趣谈乐趣,学生的思考呈开放性,但流于琐碎、零散,缺乏整体感和层次性。第三,如何理解 忧和泪也是一种乐趣 成为难点。

在反复阅读中,我渐渐感受到作者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养花之乐,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的爱花之情,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相应成趣!另外,老舍先生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丰富的情感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这也是一种乐趣呀!同时,在字里行间,还蕴含着许多发人深省的哲理: 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等等。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学习思路:体会爱花之情 理解养花之趣 体验育花之理。 爱花之情 是 养花之趣 的前提和基础; 育花之理 是 爱花之情 和 养花之趣 的提高与发展。教学设计是 预设 的,但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文本为载体,以对话为手段的动态的建构过程,它具有 生成性 的特点。老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的可能性 才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我注重倾听学生发言,捕捉生长点,顺学而导。

㈠捕捉时机,顺学而导。如在理解 在我的小院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一句时,一位学生谈到 从 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可以感受到老舍的院子里到处都是花花草草,他家的花草很多,可以感受到他很爱花。 教师及时点拨 你能抓重点词,感受到老舍家花很多,非常好。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猫》,老舍爱猫,家里却没有它们的运动场,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由此,学生感悟到 我从 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 这个地方看出老舍爱花。我们学过老舍的《猫》,这篇文章表达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可是这些猫在夏天只能上房去玩,这说明老舍爱花胜于爱猫,非常喜欢养花。老舍爱花胜于爱猫。 教师再次点评: 你联系了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来谈,对比思考,深切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的爱花之情,很好。你能读好吗?

这个环节,我首先肯定该生抓住了重点词谈理解,继而点拨该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体验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过程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同时也以典型示范的方式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我珍惜每一次和学生对话的机会,学会倾听,获取对话信息,捕捉对话点,使不同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学生在每次对话中都能得到发展。

㈡顺学而导,导向认知。在教学 结合课文谈对 这多么有意思呀! 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这一教学环节时,当学生感悟到劳动有意思时,我用反诘法进行导学,如: 抢救花草,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么累,怎么能说有意思呢?我不同意。

教师的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深入的对话交流,学生不再简单地、模糊地认为劳动就是乐趣,而是清晰地认识到老舍先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使所养的花草免受风雨之灾,并开花结果,这才是养花的乐趣。这一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的过程。教师的顺学而导,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正确到正确,由模糊到清晰。

《养花》教学设计 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3、能从课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以及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

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经纶网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

推荐阅读:《养花》教学设计(精选16篇)《养花》教学设计之一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养花》读写练习题(精选15篇)《养花》练习设计(通用17篇)《养花》之想做读写(精选12篇)养花教学设计养花的教案
养花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一、落实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艺术与人生》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人都乐于参与学习,参与倾听表达。...

13养花(通用12篇)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的过程,表达了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养花》教案设计(通用15篇)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生活态度,并运用渗透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掌握“门道,有益身心,奇花异草,秉烛夜游”等词语。...

《养花》教学设计及随想(通用13篇)

一、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完成课后练习。2、简单了解老舍生平及文学风格。3、能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二、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板书:老舍说说对老舍的了解。(教师相机补充)2、揭题,板书养花,齐读。...

养花 教案(通用7篇)

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中心句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2.了解养花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会3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会用“不是……就是……”“要是……就……”等写句子。 正确 正确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人教第十册《养花》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3、完成课后练笔。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养花》(精选12篇)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的过程,表达了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养花》教学实录(精选17篇)

一、在活动实践中理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自学了课文,并且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先生及观众朋友的身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生:(跃跃欲试,齐答)准备好了。...

《养花》说课稿(通用5篇)

说课稿的作用是为了让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轻松自如发挥,下面是关于小学语文课文《养花》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养花》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程湾镇第一中心小学的王妙青,我今天所说课题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养花》...

养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养花》教案(通用16篇)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养花》教学实录(精选14篇)

一、在活动实践中理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自学了课文,并且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先生及观众朋友的身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生:(跃跃欲试,齐答)准备好了。...

《养花》(精选17篇)

教学目标1.自主识写生字,读准多音字,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养花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事情写具体。...

《养花》读写练习题(通用13篇)

一. 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第七自然段:二.回答问题。...

人教第十册《养花》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3、完成课后练笔。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九年级语文教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