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案 >

初三化学教案(通用16篇)

  • 教案
  • 2024-06-06 10:07
  • admin

初三化学教案(通用16篇)

初三化学教案 篇1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讲解]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

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

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布置作业:习题1、2、3、4、5

初三化学教案 篇4

,了解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观念。

认真阅读,体会,交流、归纳。

学生不可形成只有大颗粒才受重力和浮力的影响的片面认识。

促进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能力培养。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交代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假设并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分析食盐的溶解过程时,要,明确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的作用。

分组认真研究,讨论,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验证,要注意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使学生体会溶解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这一事实,要注意限制物质的用量,所以水的温度,质量以及所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的质量都应有所限制,逐步使学生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乳化作用:

活动天地: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的水,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再加几滴洗洁净;在另一只试管中先加1/3的汽油,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试管中的现象,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解释其中的道理。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实验天地:

1、 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 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做实验并讨论下列问题:

1、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2、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增加,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3、 若溶质的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4、 若溶质的量减少,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从活动入手,使学生首先感知溶液的组成可以用溶质、溶剂的量来表示。

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困难,这些有意识训练对学生学习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非常有帮助的。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讲解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首先明确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是溶质质量分数。

将公式应掌握清楚,但不能死扣概念。

启发学生讨论,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对于概念的理解应到位,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还可适当介绍体积分数的表示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溶液的配制

活动天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与同学合作,配制150克16%的氯化钠溶液。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特别是通过正反两个方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

讨论实验步骤,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1、 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2、 称量和量取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3、 把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4、 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

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实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用量的准确性。

注意计算过程的规范。

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规格的量筒量取125毫升的水为宜?

回顾与反思:

通过以上的探索,请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总结出来,

通过交流,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挑战自我:

完成课后练习,检查课堂效率。

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

教后记:

溶解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本节系统的学习对学生来讲还是很有新意的,并且这是学生最后一段。

【设问】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为什么不带电?

【讨论】小组活动,回答: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设问】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生]思考。

[教师]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同。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

都相同,同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解说氢、氧、碳等原子。

【动画展示】原子结构图(教材P46)。

【设问】在原子中,电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它有什么用途?

【板书】二、原子中的电子

[学生]阅读教材,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学生]填写下表,对分子和原子、离子进行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微观粒子的共性

本质区别

联系

【设问】电子非常小,可是它所“占据”的空间却非常大,它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中怎样运动?

[教师]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轨道。我们无法知道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想像,电子在核外运动时就像一团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为“电子云”。

【小结】原子的结构

[学生]记忆

[教师]布置课堂学习

[学生]练习,检查巩固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原子有哪些印象?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告诉你的同学。

(2) 以“我相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学作。

附:课堂学习

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2.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核电荷数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A)体积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发现电子的科学家为。

(A)拉瓦锡 (B)汤母森 (C)道尔顿 (D)舍勤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已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则该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和 个电子

教学反思:

1、 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切勿任意拔高。

2、 本节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

这节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当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整体全面的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一点。

上图)

(2)如图所示,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把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纱),观察现象。

(扫描课本77页上图)

(3)如图所示,点燃一根蜡烛,观察并记录蜡烛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扫描课本77页下图)

木炭是 色 体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用手摸瓶壁

振荡后,澄清的石灰水

铁丝是 色 体

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 ,光亮的铁丝变成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用手摸瓶壁

集气瓶内壁有

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证明铁丝能在氧气里 ,放出 ,生成的是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纱?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你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除了上述物质以外,你也可以选用同一种类的其他物质(当然要先征得老师同意)进行实验,动手试试看吧,填一填。

分析归纳:1、你认识了氧气的那些物理性质?

2、你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怎样呢?

交流与反思:1、我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有 、 、 、 、

等。

2、碳、蜡烛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铁丝这种物质在空气中 而在氧气中 。由此得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简单,学生的接受没有问题,由于实验的丰富多彩,学生课堂兴趣很高。

初三化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

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

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

1.污染空气的物质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

(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

(2)化工厂的废气

(3)水泥厂的粉尘

(4)燃放烟花爆竹

(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相同条件下:

①分离100 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

(作业)略。

初三化学教案 篇13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 § 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目标:保护健康、关爱生命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内容:1、调查常见的保健品及药物中各元素的成分及含量

2、上网搜集有关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的资料

3、收集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等资料

新授 一、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及作用:

1、成人体的元素:50余种,其中较多的是11种,总质量为人体总质量的99.95%。

2、常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上,如钙、磷、钾

3、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下,如:铁、锌、

硒、碘等

4、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构成人体组织

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体中的元素: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

1、交流调查的报告:

以小组形式进行: (1)汇报钙的有关内容 宣读

(2)汇报钾的有关内容 展示

(3)汇报钠的有关内容

(4)汇报碘的有关内容

2、进行讨论:可正反方进行辩论、小组间相互补充、同学间

互相补充

3、归纳、总结、整理:

钙:总量:1.2千克;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作用: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缺乏:发育不良、得佝偻病、骨质增生

钠:总量:80~120克;主要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钾:总量:每千克体重约2克;主要以钾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碘:含量:25~50毫克;存在于甲状腺素中

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引起甲状腺肿大

三、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1、阅读课本P97内容

2、交流各组收集的资料 展示

讨论题:1、为什么不能盲目“进补”?

2、常见的甲状腺肿大、龋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应该怎样预防?

3、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饮食?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反思和体会: 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即便是必需元素也要把握合理的摄入量。我们应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身体健康,关爱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业 目标:P84~86

课后记:本节知识符合学生的兴趣,进行顺利。

初三化学教案 篇14

化学教学案

章节

举几种常见的酸?

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实验10-2]

酸的用途

2、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10-3]

浓硫酸有腐蚀性

[实验10-4]

[实验10-5]

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延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且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酸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金属化合物反应

HCl + AgNO3=

H2SO4+ BaCl2=

二、常见的碱:

引入:

1、 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①白色、片状固体,极易溶于水,放热

②易潮解—做干燥剂

③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④有强烈的腐蚀性

(2)氢氧化钙[Ca2]

①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②俗名 熟石灰 消石灰

③制法:

CaO+H2O==Ca2

2、 碱的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反应

(2)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CaOH)2=CaCO3

+H2O

CO2+2NaOH=Na2CO3

+H2O

SO3+2NaOH=Na2SO4

+H2O

小结: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引入

3、 酸、碱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布置作业:课本:P58

目标:P50

举几种常见的酸、碱的例子,引入课题

引导思考: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如何变色?是什么物质使之变色?

演示实验

实验,引导分析

提前分组,上课前准备好研钵、纱布、烧杯等仪器

及上述实验中的四种溶液

读名称

引导观察

简介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我们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

提问:为何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处理?为什么?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有关酸的化学性质?

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演示实验

引导讨论

设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

演示实验:

进一步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

总结

听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它们属于哪类物质?

展示样品

将氢氧化钠固体

放在表面皿上

做溶解实验

启发设问

演示实验:将鸡爪放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设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醒大家在使用NaOH时要注意什么?万一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展示样品

演示实验

指导,对比酸的实验

设问: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

(1) 制作型煤时要在煤中加入熟石灰,为什么?

(2) 建筑业上,砌砖、抹墙时要用熟石灰、粘土、沙子混合?为什么?

设问:你能根据碱的性质,说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哪些用途吗?

总结、对比酸、碱的化学性质,启发思考

演示实验

启发设问:酸、碱的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指导学生看书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记录,讨论

分析出四种物质中,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提前按要求准备好植物的花瓣或果实,进行探究

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

书写化学式

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阅读书51页

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

阅读书53页

分组讨论

分析回答

讨论回答

思考回答

实验、交流

思考回答

完成53页表(2)

观察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

分组讨论、交流

观察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练习,思考

观察,回答

观察现象

观察、回答

观察思考

讨论,发言

观察,回答

观察

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回答,书写化学方程式

观察现象,讨论原因

充分讨论,回答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思考

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

课后记: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通过实验理解记忆酸、碱的性质。

初三化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A.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_____的健康,影响_____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____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____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初三化学教案 篇16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二节化学之旅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学会提出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一、从问题开始

[学生阅读] 体验科学始于问题。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你对“化学之迷”的看法。

[交流共享] 把你心中的化学问题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③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④善于观察;⑤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 金刚石、石墨、C60的有关知识拓展。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天地] 以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探究为素材,体会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

化学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并实验。

4. 收集证据。

5. 结解释与结论。

6. 反思与评价。

[学生活动] 请你提出一个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探究活动。

[多识一点]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不仅要“三思而后行”,还要“行后而三思”。

[学生自学]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规范格式。

[学生活动] 分析P16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1. 较高的蜡烛燃烧时间短;

2. 同一根蜡烛燃烧时间逐次减短。

[学生分析] 上述结果如何解释?

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走入学生中倾听讨论。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后作业]

针对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提出自己的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并借助家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课后记]

教材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能在轻松的气氛中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

推荐阅读:初三化学教案(通用15篇)初三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案章节第十单元课题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型新授教学方法 综合法教学媒体 投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案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案课题课题2 溶解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2. 溶解度的概念3. 根据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难点:运用溶解度解决日常现象 学情分析溶解度与日...

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案课题名称: 8~1 食物中的有机物课型: 新授课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了解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主要的食物来源能力目标:培...

初三化学教案

化 学 教 学 案课题名称: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

化 学 教 学 案课题名称: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初三化学教案

课题: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3、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4、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三化学教案

课题: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初三化学教案

第四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教学目标: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

初三化学教案

课题:第三节 认识原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 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初三化学教案

第二节 水的组成 (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初三化学教案

化 学 教 学 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3.学会分离液体中的...

初三化学教案

化 学 教 学 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二节 化学之旅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精选3篇)

应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教师如何对自已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呢?经过一年的化学新课程教学,下头谈谈个人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教案模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