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1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为您提供八年级上册数学勾股定理教学计划,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至66页(不含探究1)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章前对勾股定理整章的引入:20xx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及“赵爽弦图”的简介,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教材正文中从毕达哥拉斯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事实引入对勾股定理的探究,用面积法得到勾股定理的结论,而后教材又重点从“赵爽弦图”的方法对勾股定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课后习题18.1的普普通通的纸经过我们灵巧的双手就可以变成飞机、小船和各种有趣的动物建筑特等,其实通过折纸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数学知识!下面就让我们折一折,剪一剪,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要求:(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对折,使两部分重合。
(2)对折出一角,沿折痕撕开或剪开,你得到了什么图形?
师:板书: 15.5 等腰三角形
师:为了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知识,老师把咱们班分了六组,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完成,希望同学们踊跃的参与各个环节中来,好不好?
的观察以及的例2。
在“整式”一章,则让学生用整式运算解决纸盒用料等实际问题。
总之,各章都注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在 “全等三角形”一章,三角形的画法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相结合,也就是说,三角形全等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画出与已知三角形某些元素对应相等 的三角形,画完以后,再剪剪量量,在这个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一想,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实验,就会对相关结论印象深刻。 将三角形的画法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相结合,也比单独讲三角形的画法效果好,单讲容易单调枯燥。
在“轴对称”一章,图形的变换与图形的认识相结合,本册书先安排轴对称的内容,再安排等腰三角形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从变换的角度认识等腰三角形,从而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本章中安排“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的内容,也是为了数形结合,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 实数一章,内容属于“数与代数”这个领域,有关数的内容,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系统学过有理数,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等有了较深的认识,本章是在有理数的 基础上学习实数的初步知识,由于数的扩充的一致性,本章很多内容是有理数相关内容的延伸和推广,因此,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对于绝对值和相 反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平方与开平方、立方与开立方的互为逆运算关系等都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展开的。另外,本章前两节“平方根”、 “立方根”在内容上基本是平行的,因此,在“立方根”一节,充分利用了类比的方法,例如类比平方根的概念的引入方式给出立方根的概念,类比开平方运算给出 开立方运算,类比平方与开平方运算的互逆关系研究立方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关系等。这样的编写方法,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 识,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
在“一次函数”一章,专门安排“用函数观点看方程 (组)与不等式”一节,分别探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发现一次 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用函数的观点把互相联系的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统一起来。
在“整式”一章,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安排在同一章,也是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另外,让学生用面积说明乘法公式,可以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角度把握有关内容,例如,从图形的角度,学生很容易避免的错误。
(三)培养推理能力
在“全等三角形”一章,正式出现证明及证明的格式。七年级两册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说理的内容,就是为现在正规练习证明作准备的。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推理证明,精练准确地表达推理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科书做了一些努力。
1、 注意减缓坡度,循序渐进。开始阶段,证明的方向明确,过程简单,书写容易规范化。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体会例题的证明思路及格式,然后再逐步增加题目的复杂程 度,小步前进,每一步都为下一步作准备,下一步又注意复习前一步训练的内容。特别是在第十一章里,通过精心选择全等三角形的证明问题,减缓学生学习几何证 明的坡度。
2、在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突出一个重点,每个阶段都提 出明确要求,便于教师掌握。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一章,让学生会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从而熟悉证明的步 骤和方法。在第十二章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内容中,重点培养学生会分析思路,会根据需要选择有关的结论去证明。
3、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注重书写格式,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4、在与“数与代数”有关的章节安排证明的内容。例如,在“整式”一章,让学生发现一些规律并加以证明,或直接让学生证明一些结论。
六、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4.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5.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6.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7.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八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15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本班无论优秀率还是合格率都有不小的退步。优秀率仅仅只有 13%,而合格率也只达到 40%,两极分化的现象再一次增大,与我预期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通过调阅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很不熟练,特别是对于解答综合性习题时欠缺灵活性。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 45 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 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运算,难点是根式四则混算及实际应用。
2、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一次函数的重点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并利用
4、平行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要求: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
过程方法目标: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与内涵;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态度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数学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5%。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学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3、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六、课时安排
周次 具体计划
第1周 16。1 二次根式(2课时);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课时)
第2周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3课时);数学活动(1课时)
第3周 第16章小结、检测(2课时);
17。1 勾股定理(2课时)
第4周 17。1 勾股定理(2课时);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课时)
第5周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课时);第17章小结、检测、月考(3课时)
第6周 18。1 平行四边形(4课时)
第7周 18。1 平行四边形(3课时);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课时)
第8周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4课时)
第9周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课时); 第18章小结、检测(2课时)
第10周 期中复习、考试、评卷(4课时)
第11周 19。1 变量与函数(4课时);
第12周 19。1 变量与函数(2课时);
19。2 一次函数(2课时)
第13周 19。2 一次函数(4课时)
第14周 19。2 一次函数(2课时);
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2课时)
第15周 第19章小结、检测(2课时);月考(2课时)
第16周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4课时)
第17周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2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课时)
第18周 20。3 课题学习 (2课时);
第19周 期末复习、考试(4课时)
第20章小结(2课时)
【八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八年级教学计划09-08
八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01-18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09-03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2-06
八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02-10
初中数学八年级教学计划02-19
八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02-21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13
八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09-01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