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财政,就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选择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货币),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财政与税收论文1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全面实施财政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平稳增长。财政税收体制对具体工作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完善财政税收的各项政策,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从财政税收的作用来看,财政税收的实施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收入分配平衡协调、社会公平正义,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我国在财政税收体制的引导下可以更好的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因此财政税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财政税收的政策体制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完善,只有拥有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我国未来才会拥有更加繁荣的景象。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更好的维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财政支出、预算体制、税制转型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了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其中主要体现是国库支付方式发生改变,采取了集中模式,集中支付方式对国库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思路和途径。政府采购一直是各级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财政体制改革,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购过程更加透明,采购模式更加先进。[1]因此对财政体制改革对深化政策采购制度改革起到积极重要作用。财政绩效管理一直是财政改革的焦点问题,通过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绩效考核的完善,对财政绩效考核的力度更大,实施方案更加明确,因此财政制度的优化发展对我国政府各项事业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必须积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达到优化政府各项事业的最终目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得到很好的优化,其改变传统的采购模式采取集中采购的管理模式,为政府采购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政府绩效考核的力度加大,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合理的体制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很难实现事业上的突破,根本原因是体制出了问题,没有良好体制的支撑,各项事业很难得到发展。因此为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目标迈进,必须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只有体制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带动其他事业向前发展。伴随着我国财政支出体制的完善,支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我国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中主要表现在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加大,科技教育人文方面得到空前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大。一系列的财政投入改变了我国以往的社会面貌,加快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财政结构调整和优化之后,社保、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以往教育、社保、卫生公共事业财政投入不足,公共事业一直落后的局面。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的地方,通过财政制度的优化,我国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得到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完善和发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财政支持。
财政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预算制度改革,只有加强预算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监督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完善预算体制改革。财政预算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合理管理模式,促进财政体制的预算合理性,保证财政预算的健康发展。预算体制效率提高是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制度效率建设才能更好的完善效率对改革的积极作用,扩大我国预算体制管理的范围,加强预算体系建设,最终形成一套职能齐全,覆盖范围广的预算管理新举措。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改革才能促进各项预算体系的改革,才能更好的为整个预算体制提供更好的平台,把预算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更好的层次,为服务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必须完善以增值税为主的税务制度改革,建立新流转税制度,为社会主义税收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我国新形势下必须完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品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流转税方向转变,税收制度的正常执行为我国财政收入提供了保证,政府有了收入才能增强调整各项财政政策的能力,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涨,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建立合理分税制度提供了条件,通过分税制度的完善,促进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提升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提升了各级政府对各项事业的支付能力,同时可以有效的建立转移制度,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补助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力度,为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财政体制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正在经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同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总有一些不适应规律要求的缺点,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过度强调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财政税收体制的建立完善,而忽略了支出机制的建立,我国地方各级财政结构需要进行改进和转变。伴随社会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种问题都会集中暴露出来。从制度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存在很大的限性,税收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较多,导致一系列改革很难实施,财政体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府一直重视税收收入的管理,忽略了非税收收入的管理,税收种类出现了不健全、不完善的状态,很多关系到改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税种没有纳入国家的管理体制中来,制定税收制度时会有不健全的问题出现。只有全面分析税收种类,健全管理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体制创新。我国当前的税务体制中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体制不健全,缺少相关的监督跟踪体系,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增值税和所得税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税收体制健全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当前的税收体制中对资源和环境税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完全纳入国家收入体系中去。政府的收入存在不平衡状态,由小向上出现了集中模式,如此状况导致各级地方政府收入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当前税收体制中,分税制度不合理现象严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的分配比例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化来完善。从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企业所得税和各种增值税都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享管理,此种做法不利于中央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同时也不利于地方政府对税收的管理,各种生产要素很难得到优化配置。
当前我国财政税收政策导致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分工不明确,税收支出责任不能明确。地方财政税收和中央财政税收收入不平衡。地区间的财力差别相对较大。各级地方政府对职能的明确程度不够清晰。制度不合理性和财力分配不均状态给我国税收体制改革提出了很多问题,只有全面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分析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状况,完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必须要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发,建立统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体制,从根本上解决财政税收体制的矛盾、实现财政税收的协调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税收的支出责任需要明确,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税收的支出责任要加大,减少地方政府税收负担,地方政府可以从财政压力中摆脱出来,留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完善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必须建立合理的分税制度,特别针对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如立法权、减免权、债务融资权。通过制度的完善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合理税收体制,我国税收制度改革要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逐步提高直接税在整个国家税收体系中的比例,改变当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制定合理的间接税和直接税的比例关系。税收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一定的主体顺利向前推进。纳税人的负担一直是国家税收体制改革关注的问题,首先减少纳税人税外负担,合理规范政府收入,杜绝政策制度外收入的发生。
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必须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规范纳税人纳税程序,减轻纳税外负担,不断扩大预算水平,增强宏观调控税负的力度,为科学规范纳税制度创造好的条件。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综合申报和国家机关自动扣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减轻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的负担。我国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物业税、资源税、环境税体制,逐步完善我国税收体制。按照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建立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财政与税收论文2一、税收和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创造高额利润,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这着实令人欣慰。然而,有一部分企业的高额利润却以严重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非常不利。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宣传和企业自身的觉悟是远远不够的。而税收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可以用税收和财政政策作为杠杆促进经济转型,从而达到促进众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目前相关税收和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目前我国的税收和财政政策体系中有许多促进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税征税范围不够全面。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与节约资源有关的税种是资源税。资源税的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七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矿产资源的节约开采和使用。但是对于一些被大量使用、需要节约使用的其他资源,如水资源、木材等,不属于其征税范围,这对这些资源的节约使用是非常不利的。
(二)缺乏限制环境污染行为的主体税种。目前针对一些企业牺牲环境而谋求高额利润的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我们只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使企业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或者以处罚的方式对该行为进行限制,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税制体系中还没有相应的税种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以控制,这使得限制企业破坏环境行为的力度不足,不能更有力地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三)污染程度量化度不足。为了鼓励环境污染型企业不断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如果设立新税种对环境污染型企业进行征税,其税负应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而加深,而且污染程度需要精确量化以确定税率等级。但目前,我们对于环境污染型企业的环境污染程度的量化度不足,对于测定污染物类型、浓度的技术还不够普及,因而缺乏确定税率的依据。
(四)对环保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企业在税收和财政政策上有一定的支持,例如有些作为高科技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为15%等。但仅依靠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更进一步促进这些环保型企业的发展,也不能有力地促进环境污染型企业向环保型企业转型。
三、相关税收和财政政策优化方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对税收和财政政策这一杠杆进行完善,具体改进方案如下:
(一)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为了促进众企业和社会节约水和木材等资源,税务部门可以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对这些资源加征资源税,可以在开采销售环节征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和合理范围内提高了这些资源的价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量,达到了节约这些资源的目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税务部门可以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从价征收或从量征收,并进一步确定合适的税率。
(二)设立新税种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限制。目前我国的税
制中缺乏(oc是什么意思?oc是指原创角色,original character的缩写。oc还有更多方面的意思。)限制企业污染环境行为的税种,因此还需要设立新税种对企业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控制。如可以设立名为环境污染税的税种,其税负随着企业消耗资源、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加深。可以以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为计税依据,采用从量计税的方法进行计征。
(三)对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级。在污染环境的企业中,不同的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不同。为了鼓励企业不断降低污染程度,税务部门可以对企业的污染程度进行评级,从而将其量化。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将测定有害物质类型和浓度的技术进行推广、普及并作为污染程度的评级依据。评级标准确定后,税务部门可以对不同的污染程度等级设置不同的税率。
(四)对环保型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有些新型企业以开发、生产新能源、清洁能源产品为主营业务,如生产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对于这类促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利用的环保型企业,税务部门可以进一步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以促进其发展,不仅像对高科技企业一样,使其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为15%,或者实施几免几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而且对其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贡献的企业实施财政补贴。对许多开发、利用新能源,或者对环境保护有巨大贡献的企业,财政部门可以对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促进其发展。如回收废品进行能源再生,研发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处理污染物技术的企业等,根据其贡献度的大小确定财政补贴的额度,从而鼓励、促进更多的企业向研发综合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技术的方向发展,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有裨益。
四、结语
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和基础进行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税务和财政部门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可以用税收和财政补贴作为杠杆促进经济转型。税收和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转型最根本、最强大的力量。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税收和财政政策进行优化,从而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加快经济转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共同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根基才会更加牢固。
财政与税收论文3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目前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财政税收结构,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顺势而为,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引擎。财政税收改革作为当前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只有全面实施财政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体现出更好的活力。
一、对我国目前财政税收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伴随社会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种问题都会集中暴露出来,控制方式简单粗糙,预算平衡机制存在漏洞,财政税收监督跟踪体系不够完善等。财税制度的设计事关国计民生,制度设计不合理,势必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保持住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势头,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问题,从制度层次优化财政税收结构。如果制度设计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财政税收的困局,就不能真正实现上经济平稳、有序的发展。在新一轮的改革大背景之下,值得我们关注的财政税收改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政税收标准混乱,配套制度不健全
税收财政制度本身处于一种不合理、不成熟的状态,很多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新税种却被排斥当前税收体系之外,仍没有纳入国家的管理体制中来,而是以一种“潜水”的状态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社会之中,成为我们“熟视无睹”的巨大财政来源,鉴于我们目前财政税收的现状,建立完善的财政税收制度,确定每个项目的财政税收准则,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这种情况的存在使我国财政税收部门税收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标准不统一,分类不明确,必然导致工作人员在税收过程中容易乱了分寸,导致整个财政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益难以让人满意。另外,与财政税收配套的制度仍处于建设之中,处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财政税收制度中还存在不合理的税收现象。
(二)财政税收管理效率低下,难以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财政税收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着转型的意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断促进了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财政税收在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暴露出来。受传统财政税收管理模式的影响,财政部门在控制好财政税收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常常是“有心无力”。在传统观念中,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税收收入的管理,很少强调政府的服务作用。因此,这一传统观念下的税收管理模式常常出现不能对财政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的情况。从个人角度而言,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规范个人行为,更有甚者,以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为自己谋求不正当利益。
(三)监管跟踪体系不健全,难以实现综合管控
在我国的众多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偷税漏税的行为仍然是一大“毒瘤”,特别是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中显得尤为严重。在收缴税收的过程中,信息比对平台不健全,环节控管缺少,不能准确摸清税源底数。正是由于存在以上监督跟踪不到位的问题,企业为了逃税就会各显神通,有的企业就自己制作财务虚假信息,还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给顾客开发票,这种方式对于企业和顾客来说,可谓“一举两得”,这种小的利益对国家来说,确实极大的伤害。税收收入是国家进行各项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保障。惩治逃税和漏税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更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深化财政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
(一)健全财政税收制度、完善税收体制转型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在于强调规则在社会生活中重要作用。作为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更要讲规矩。完善财政税收制度,是历史交给新时期财税人的重任,在税收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更要迎难而上,勇破坚冰。健全财政税收政策不仅要看的脚下的路,更要有仰望星空的智慧。当前财政税收改革环境复杂,各种问题不断出现。正如一杯清水,可以不断中和各种颜料,但总有一天,中和到了极限,这杯水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种“中和极限理论”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当然,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家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实践经验来看,改变了传统模式,从分散走向集中,对于优化财政税收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财政税收政策一定要适应企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把财政政策的目标要立足于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在具体试行过程中,不断调整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结构,不断为企业“减负”,以点带面,促进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均衡整体和局部的利益关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工作质量
在培训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工作人民专业技能。对税务管理者的培训事关国计民生,应注意避免“走过场”问题。对于财政税收部门工作人员中存在的工作懒散、工不负责任等现象,财政部门要建立一个合理、规范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员工总额和素质的培养。财政部门可以从意识和方法两个方面入手,在意识方面,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方法方面,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管理监督跟踪机制。